本报记者 张文湘 贺王娟
航运行业迎来火爆行情。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5月14日收盘,航运港口板块大涨4.58%,5月13日和5月14日两个交易日的累计涨幅达8.44%。
消息面上,近期中美贸易摩擦缓和,美线航运出现“抢运潮”“抢舱热”。有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情况下,前期积压的货物将加紧出运,运线涨价或持续到下半年。
美线货运量明显提升
今年5月份之前,国内集装箱等航运价格面临持续下行压力。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到4月份,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分别环比下跌13.0%、13.2%、4.5%,其中,美西航线运价指数分别环比下跌6.7%、18.4%、8.9%,美东航线运价指数则分别环比下跌5.8%、16.9%、8.5%。
5月12日之后,航运价格走势出现明显变化。一方面,美线航运出现“抢运潮”,另一方面,欧线航运价格也出现上涨。东方财富数据显示,5月12日至5月14日,欧线集运2506累计涨幅达38.10%。
业内人士认为,近日航运价格走势的变化,一方面,是由于航运的季节性周期变化,另一方面,《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传递出积极信号,激活了出海航运市场。
“5月12日之前,很多船舶公司的运力都没有布置在美线上,而是布局到欧线上。5月12日中美谈判远超市场预期,美航线突发涨价,很多欧线上的船会重新回到美线上,也带动了欧线集运指数的大涨。”国内某航运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货代告诉我们,这两天公司美线货运量有明显提升,货运价格也有一定幅度提升。”广州某外贸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珠海黑崎资本投资管理合伙企业首席战略官陈兴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集运期货市场多头情绪高涨,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商品出口需求预期改善。
陈兴文认为,达飞、赫伯罗特等头部船公司已释放6月初提涨信号,形成远期价格锚定效应;地缘扰动存在潜在利多,市场对运力收缩的担忧再起;季节性需求拐点临近,二季度欧洲零售业夏季备货周期启动,传统旺季前的补库需求逐步释放,船司挺价动作频现。
运价长期表现仍需观察
多位业内人士均认为,目前航运市场订单量明显回暖,且随着美线出货量不断增长,接下来运价有望水涨船高。
“货物从中国海运到美国东部,大概需要一个月,5月份和6月份出货的公司应该都会比较多,预计本轮‘抢运潮’可能会持续一个月左右。”上述外贸企业负责人表示。
中信期货研报指出,短期市场或将围绕美线补库存效应,带动抢出口交易。银河期货也判断,未来90天,预计将留出抢运窗口期,叠加欧美航线逐渐迎来集装箱发运旺季。
“接下来运输集装箱的港口、航线可能都会重新繁忙起来。”快递物流专家、贯铄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CEO赵小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关税谈判传递出积极信号,航线市场开始重新活跃起来,预计接下来两个月航线运价表现将会比较乐观,整体航运市场有望表现积极。”
在赵小敏看来,接下来的两个月,是国内企业要抓紧利用的窗口期,在此期间要加大相关产品的运输、出口力度。
本轮航运市场回暖的持续性,也引起了行业人士关注。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市场订单量回暖,叠加抢运窗口期,运价或许能保持相对高位,但运价的长期表现仍然需要观察。
“传统意义上来说,6月份到8月份是航运业的旺季,运价上涨可以预期。但近期市场上新交付的集装箱船很多,集装箱船实际运力供给增长很快。另外,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如果红海情况有所缓解,集装箱运价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因此,从长远角度来看,对航运价格的变化仍应持谨慎态度。”上述航运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短期来看,本轮运价强势或延续至6月中旬。而长期来看,全球集装箱船队规模同比扩张10%所带来的供给冲击仍在,回暖周期或在三季度末面临考验。”陈兴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