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产业风向 > 正文

盲盒消费是赌博吗? 专家称市场乱象多多 行业终将迎来良性发展

2021-12-24 13:30  来源:证券日报网 吴奕萱 邬霁霞

    本报记者 吴奕萱 见习记者 邬霁霞

    近几年,盲盒一词在玩具收藏界迅速出圈爆火。在盲盒思维下,日常生活中很多用品也开启了这种营销玩法,"双旦"将至,甜品、饮料、衣服、饰品等各类商家纷纷推出盲盒大礼包。《证券日报》记者在一家街边饰品店随机买了一个价值39.9元的圣诞大礼包,但是拆开却只有一个发圈和一根劣质手链,而像记者一样碰运气的人也不在少数,一位同样购买了该圣诞大礼包的女生拆出了一双袜子和一包一次性头圈。

    该女生表示:“我买盲盒很久了,刚开始接触的是鞋店的换季盲盒,用一双鞋的价钱就能买到两到三双,质量也不错,后来各种搞盲盒的店铺越来越多,有想买的东西时就会去碰碰运气,不过现在的盲盒越来越不划算了,好多商家放残次品,盲盒又不退不换,只能吃哑巴亏,现在我也就买买这种小饰品盲盒过过手瘾。”

    盲盒市场乱象丛生?

    事实上,近年来盲盒已成为商家普遍使用的一种营销方式,因其本身的趣味性,受到一些年轻消费者追捧。商家为何如此热衷于盲盒式营销?看懂研究院研究员程宇告诉记者:“其实就是商家利用了消费者的赌徒心理。盲盒无非就是抽奖的变种,其消费的随机性会令人感到好奇,也会让人产生以小博大的赌徒心理,从而引发非理性消费。”

    现阶段,盲盒营销涉及领域已经从最初的玩具扩展到餐饮、美妆、文具、图书等行业,促进了相关行业的消费。资本、上市公司也纷纷抢滩盲盒市场。2020年以来,麦当劳等众多商家都在营销中引入盲盒概念,名创优品、星巴克等也相继推出了系列盲盒产品,珠宝品牌潮宏基在感恩节期间推出了限定盲盒,还有各类零售企业与代言人或热门IP联合推出盲盒产品进行品牌营销。

    但在“盲盒经济”快速扩张的同时,一系列问题也开始显现。比如有的商家借盲盒形式清理库存,用劣质、过期乃至“三无”产品欺骗消费者;有的商家虚假宣传、过度营销,想方设法引消费者“入套”;有的商家设置“霸王条款”,对盲盒产品不退不换,售后服务缺失。此前活体宠物盲盒成“亡盒”、脱单盲盒涉及诈骗等事件更是突破了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底线,“盲盒经济”似乎正在逐渐失控。

    对此,看懂财经评论员王赤坤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基本的吃饱,而是产生了更高、更美、更精细、更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盲盒经济’其实就是最明显的消费体现。而作为一种新兴的业态,目前盲盒领域尚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部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受到保护,才导致乱象频现。”

    盲盒市场并非监管“盲区”

    即便如此,王赤坤对于盲盒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仍旧比较看好,他认为:“任何行业的生命周期都遵循行业发展规律,目前盲盒市场正处于成长阶段,还没有专门针对特殊营销的法律法规,各类问题频出是这个阶段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法律历来走在市场的后面,无论是什么形式的业态,都必须遵守法律规定和市场准则,所有商家都应当依法诚信经营,盲盒市场也并非监管‘盲区’。”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相关专家认为,消费者在购买盲盒时虽然不知道内在物品的情况,但商家对于盲盒内物品的商品价值、分布方式等关键信息应明确说明并告知消费者。

    此外,对于用劣质、过期乃至“三无”产品欺骗消费者的商家,也有相关法律法规可以追责。《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提出,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行业发展逐步规范

    今年来,盲盒经济发展逐步规范。各地监管部门、行业组织多次发出警示及提示引导行业发展。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购买盲盒时要避“坑”,指出因盲盒消费不透明、信息不对称且有“上瘾性”,部分商家以“限量”“热款”“系列”等诱导消费,存在质量参差不齐、售后服务差等问题。上海市消保委建议,加快立法立规进程,建立和完善盲盒“隐藏款”投放量和抽取概率的第三方监督机制;加大盲盒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侵权盗版、假冒伪劣等行为。

    12月14日,天猫发布通知称,拟新增盲盒/福袋禁售规则和《淘宝网盲盒/福袋商品管理规范》,明确禁售类型为快递包裹盲盒/福袋;以盲盒/福袋形式售卖活体宠物、动物商品,如宠物盲盒;以盲盒/福袋形式提供脱单服务的商品,如脱单盲盒;其他可能损害消费者权益,不适合以盲盒/福袋形式发布的商品,如容易引发消费者大量投诉或纠纷的可获得手机、平板电脑等高价商品的低价盲盒。该管理规范于12月21日开始执行。

    王赤坤认为:“随着行业发展,必然会建立起标准规范体系。届时将会对盲盒产品的范围、标识、质量、售后等做出更明确规定,盲盒特殊营销违法成本变高,违规等行业乱象也将大大减少。现阶段我们作为消费者应该正确认识到盲盒只是一种营销模式,不要被其蒙蔽双眼,避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理性消费。”

(编辑 张伟 白宝玉)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