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丽新
7月7日,戴德梁行发布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半年盘点报告。该报告显示,北京大宗投资市场在二季度连续完成多宗极具震撼力的大宗投资与收购活动,反映出北京大宗投资市场对于机构投资者仍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据戴德梁行统计,今年上半年,北京商业地产已完成大宗交易额约为314亿元,成交资产包括写字楼、酒店、住宅项目、购物中心、二手地块等多个类别,其中不乏SK大厦的转让、黑石集团收购SOHO中国控股股权等引人瞩目的大手笔。
《证券日报》注意到,仅6月份单月就发生了三笔大宗交易,总额高达617亿元(部分尚未完成交易)。
6月初,和谐健康保险收购了SK大厦,交易额度为90.46亿元;6月中旬,SOHO中国以约197亿元人民币将SOHO中国54.93%的控股权卖给黑石集团,据说这笔交易疫情之前双方就有接触,直至如今才正式交易;6月底,中国平安人寿收购了凯德集团旗下6个来福士资产包,总金额为330亿元。
“从上半年的市场走势来看,商办市场已开启快速复苏之路,为市场注入强大的信心。”第一太平戴维斯华北区研究部负责人助理董事李想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自2017年起,大宗投资的买家就形成了内资机构、外资机构、自用型买家三足鼎立的态势,2021年上半年延续了这种平衡,可谓三大领域买家齐出手。
“国内商办市场正处于由增量时代向存量时代过渡的阶段,优质核心资产、城市更新改造、在建项目乃至自用型投资都有可能成为大宗投资市场的焦点。”李想进一步称,预计2021年的北京大宗投资市场将会延续前四年的火热态势,成为北京商办市场的焦点。
值得一提的是,大宗交易回暖的背后,北京写字楼市场的租赁需求呈现井喷,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企业新租、扩租、搬迁等市场活动促成了若干宗重要成交。
二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共迎来四座新项目入市,供应量约为37.6万平方米。二季度净吸纳量继续快速提升,约为22.4万平方米,环比增长34.7%、约为去年同期的七倍。北京甲级写字楼平均租金为每月每平方米人民币341.3元,平均租金指数环比、同比分别下降0.3%、3.6%,但租金降幅有所收窄。全市空置率为17.3%,环比、同比分别上涨0.7、3.6个百分点。
“专业服务、消费者服务及健康医疗等行业租赁需求在上半年得到释放,其他行业租赁需求相对有限,分布较为平均。”第一太平戴维斯交易与咨询服务业务负责人高级董事温书阅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就2021年上半年而言,北京写字楼市场已经完全摆脱疫情的影响,市场需求得到充分释放,但由于下半年新增供应量仍然巨大,未来一段时间全市写字楼仍将面临较大去化压力。
温书阅还指出,部分办公资产在2018年市场高位时被投资机构买入,彼时租金处在高峰期,疫情之后,改造施工停滞,市场租金又在下行,这些机构投资背后的金主现在较为悲观,从而愿意以低租金出租。
他进一步称,展望2021年下半年的市场走势,房地产市场整体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与压力。写字楼市场将迎来大体量供应,预计全市写字楼市场的格局与供求关系仍处于供与需的再平衡过程。
(编辑 田冬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