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产业风向 > 正文

谨慎扩张,押注OMO,疫情下的教培行业运营方式大变革

2020-06-29 18:13  来源:北京商报

    今年夏天,原本属于线下培训机构的暑期招生旺季迟迟没有到来。尽管全国各地陆续有线下培训机构开始复工开课,但北京因为疫情变化带来的中小学二次停课,则打乱了本地教培人的复工节奏。在长达半年的线下门店停摆后,已经陆续有机构传出倒下的消息,另一方面,在教培行业已经复工的城市里,则频频传来学员激增、校区扩张和现金流逆转的好消息。

    教培机构校长:

    疫情防控调整校区运营思路

    “整个寒假和春季几乎没有招生,入学新生只有往年同期的30%。”

    “线下课不能开展,房租还在继续交,同时搭建线上平台的费用增加,学校的运营成本甚至比正常时期还要高出不少,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新的现金流了。”

    说出这些话的王勇(化名)是北京某老牌培训机构的分校校长,在教育行业从业17年的他,正在遭遇自己职业生涯中经历过的最艰难的行业困境。

    王勇所在的教培机构主打线下课程,在这次疫情的冲击下,学校开始尝试突破和创新,将线下课程的阵地转移到线上。但线上的效果终究不敌线下,课程的互动性和参与感都大大降低。“家长其实很不情愿这种转变,接受这种转变只是一个无奈之举,而说服家长选择我们的还是我们的师资力量。”王老师有些无奈地表示。“我们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课程质量不受损,但如果有家长选择退费或者等线下课重新启动后再参与,我们也会满足家长的需求。”

    6月9日,北京市教委曾发布通知称:6月15日起校外培训机构可申请恢复线下课程活动。接到这一通知后,王勇所在的教培机构做了周密的安排,进行了大量的复课准备工作。但随着新发地的疫情发生后,6月14日,北京市教委又紧急叫停了教培机构的复工计划,王勇和所有在北京的同行们一样,心情跌入了谷底:“像坐了一次过山车,大家一下子就懵了。”

    在此之前,教培机构面临的危机多发生在垂直细分领域,如大学四六级考试不再与大学毕业证挂钩后,四六级培训机构面临了断崖式的下滑。“像这次这样,全行业所有赛道集体进入寒冬还是第一次。”王勇回忆道。

    疫情期间,王勇所在的教培机构还曾采取高管停发工资、员工缓发工资的手段开展自救,但这样的方法注定不能长久,否则被竞品挖走老师,被在线教育机构抢走学生只是时间的问题,只有学生重新回到课堂,才能让机构继续良性运转下去。

    “我们现在最希望疫情早日结束,但同时也会再准备充分一点,一旦对疫情的防控成为常态化,学校的运营方式肯定要发生转变。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充足的准备,这是我们目前唯一能做的举措。”

    北京某培训机构校区的日常防疫消杀工作进行中(图片来源:校区供图)

    与王勇相比,远在长沙的教培机构老兵唐梦龙,无疑是行业中的幸运者。“5月开始我们线下校区基本都已复课,账面上有了盈余,算是熬过了至暗时刻。但如果疫情再来一次,那就是存亡战了,”唐梦龙叹着气说道。据悉,唐梦龙是长沙当地一家大型K12连锁培训机构的副校长,在当地同时运营着50多家线下校区,同期在读学生近3万人。

    5个月前,唐梦龙也经历着和王勇一样的慌乱迷惘期。“我们没有线上业务和服务经验,基本全部业务都在线下,形势所迫大年初二也紧急做出了转型线上的决定,”唐梦龙告诉记者。“对在线模式不熟悉,对老师的教学和服务呈现能力未知,感觉线上教学就像是裸泳。”

    好不容易盼来了复工,但暑期招生的压力也同时来了。“截止目前,线下校区都复工了,我们行业得暑期者至少能得未来一年的天下”,唐梦龙直言,本来今年要做地级市大规模扩张的,但是某全国性知名教培龙头也在湖南布局,已在5个地级市新开了分校,这对于地方性机构是较大的潜在威胁。“我们也冒险开了2个新校区,为的就是和来自全国性的教培龙头抗衡。虽说现在应该保证现金流,但如果去晚了,丢失的市场很难再找回来。当然,我们也做好了OMO计划,做好长期应战的准备。”

    一线培训老师:

    老师参股机构,

    利益共同体共度难关

    周日晚上九点,结束了一天课程的袁艺匆匆忙忙赶回家,自六月以来,她所在的长沙灵动之声舞蹈培训机构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线下排课,所有的老师也重拾了昔日的忙碌。

    袁艺既是她所在机构的舞蹈教师,也是校区负责人,像她这样有200多学员的艺术培训机构在长沙只能算中等规模。“我关注疫情比较早,一直有看新闻,线下不能开课的时候就采用视频录制课程的形式给学生授课。遇到很多困难,条件不够,都是努力克服,老师们随机应变,保证孩子们的学习。”

    舞蹈培训这种比较偏素质类的培训是很难像学科培训一样转线上教学的,所以在疫情初期,也给袁艺和她的教师团队带来了很多挑战。“舞蹈培训最重要的就是孩子们的基本功,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基本功不落下,老师和孩子每天在线上互动打卡,坚持了100多天。可能是这种坚持让家长看到了我们的用心,也为我们营造了良好的口碑,疫情缓和后,我们还增加了二三十个学员。”

    “困难肯定是有的,拍摄视频需要从头学起,但我们的一线老师都坚持了下来。”袁艺抓住了疫情的时机,对机构进行了全新的梳理。“一线教师手里有机构的股份,机构和教师成为一体,大家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就能度过难关。”凭借着这一举措,袁艺的机构像是一叶扁舟,驶过了疫情的大风大浪。

    疫情是困境,也让像袁艺这样的一线老师们抓住机有了重新出发的可能。

    教育产业投资人:

    线下机构价值仍在

    但企业估值在下降

    在专注于教育一级市场中后期投融资的刘章看来,疫情对于以线下为主营业务的教培机构打击是致命的。“二三月的时候,我个人在北京接触过的寻求融资的机构就超过50家,”刘章回忆道。

    据描述,这些机构涉及素质教育、STEAM、少儿美术、营地教育和K12课外辅导等多个赛道。“他们的共同点一类是营收规模较小,如在百万级营业额水平的。在主营业务为零后,难以支撑三个月。另一类是营收略好,但依然难以挺过六个月的。还有的机构现金储备还可以,但预估疫情会带来长时间的影响。以及最后一种逆势融资的,比如线下做线上转型和纯在线机构抓风口的,”刘章谈道。

    然而,机构的“求助”并没能等来投资人伸出“援手”。刘章表示,疫情的不明朗导致资本只能谨慎观望。事实确是如此,线下教培机构复课后,防疫物资、人员成本、运营成本等资金负担又起,加之在线教育机构的“高举高打”,线下教培机构仍难逃脱招生难、营收少、生源流失、疫情变化等问题。

    在过去半年里,陆续有连锁型培训机构因为现金流问题而倒下

    随着全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4月开始,多地的教培机构相继复课,而这意味着线下机构的春天来了么?在刘章看来,答案或是否定的。“线下业务依然需要面对严格的复课审核和防疫要求,以及家长心态的复杂变化等。疫情培养了用户线上使用习惯,对在线教育行业整体利好。在线下培训业态逐步恢复后,其实线上的可替代形式依然存在,在疫情没有完全消除的情况下,家长短期内不会冒风险送孩子回归线下,”刘章进一步指出。

    “我们对线下为主营业务的机构投资会更加慎重,疫情发展的全球性和反复性,提醒我们要做好与之长期共存的准备,”刘章坦言。当然,线下因其与用户特有的粘性和互动性价值还是存在的,但机构估值会大幅下调,线下整体会进入大的调整期、整合期。同时,线下机构必须拥有OMO和精细化运营的能力,最大程度发挥协同性。

    面对在线教育的来势汹汹,线下培训机构的生存依旧承压,而终究会回归线下的从业者们,势必要重新思考线上线下的关系,整个线下教培行业的格局变迁远没有结束。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