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产业风向 > 正文

打折、返现疯抢ETC用户 银行“赔钱赚吆喝”为哪般?

2019-07-09 16:21  来源:华夏时报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最近,一场围绕ETC用户的争夺战开始了。为了能够招揽用户,各大银行推出了各种优惠活动,比如:办ETC享八大优惠,包括送OBU,通行费首笔免单,加油10%返现,1分洗车等等。不少银行工作人员更是化身“段子手”,将文案玩出了新高度,比如:“眼看着爱人经过ETC专属车道扬长而去,你却还在人工窗口排队领卡,一次错过再见已是路人。”

    当然,这是比较夸张的说法,的确在高速收费路口,ETC通道往往非常通畅,车辆也很少,人工收费通道经常拥挤等待。除了银行了来势汹汹,在先上线下跑马圈地推广ETC,支付巨头——支付宝、微信也都参与到ETC的抢客大战中。

    ETC为何突然成为香饽饽?

    所谓的ETC,就是高速上的不停车收费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路桥收费方式。问题是为什么现在出现ETC用户抢夺大战?

    ETC这种收费模式,中国已经投入使用多年,上一次爆发是在2014年,但由于合作门槛高,参与的银行不太多,各地ETC全国联网不及时,所以发展比较缓慢。

    到了今年风向就突变,原因就在于今年以来越吹越猛的政策红利风。

    2019年“两会”时,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在两年内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5月28日,发改委和交通部更是明确提出,到2019底前实现高速公路入口车辆使用ETC比例达到90%以上。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为2.4亿台,ETC用户为7656万人,占比约为32%。这意味着,到今年年底之前,新增ETC用户数量将过亿。

    银行和支付巨头为何要“赔本赚吆喝”?

    所以,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各大巨头看似“赔本赚吆喝”,实则是瞄准了ETC的优质客户群体。

    一方面,一个ETC用户只能绑定一个账户,抢夺用户就是抢夺资源,抢夺市场份额。而且都是“有车一族”,这部分用户通常都有一定的消费力和良好信用记录,是相对优质的客户群体。

    另外一方面,支付只是手段,核心是场景。以绑定ETC支付为契机,银行可以有效地拓展到信用卡、理财、保险、贷款等高价值业务,同时还能获得B端机构用户,比如各地的交通部门。ETC通过银行卡收费,相当于交通部将一部分钱存在了银行,从中衍生的金融服务也将成为银行的重要业务。

    这样一来,银行可以一改移动支付战争中的失败局面,微信和支付宝也能完善线下支付的场景布局。ETC背后的隐藏市场潜力,这才是各方抢夺战的最终目的。

    所以,在政策红利面前,在ETC大爆发面前,无论是银行还是互联网巨头,都要紧跟时代步伐,谁会率先拿下这块移动支付的新增空间,谁就先占山为王,慢一步,有可能满盘皆输。

    当然,这并不意味是竞争,互联网巨头本身处于流量上风,用户基数大,粘性非常高,而且运营能力强,可以迅速推动ETC的普及进度,所以大型银行如果要拿下ETC市场份额,和互联网巨头合作就是一个路径,比如:支付宝现在非常方便,它可以把ETC合作卡给你邮寄到家,而这张卡就是与邮储银行合作的卡,显而易见,这是“1+1>2”的一种合作。

    作者:水皮杂谈工作室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