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传玺
当下,中国科技企业正凭借技术迁移能力重塑汽车产业版图。8月28日,知名科技企业追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追觅”)在超豪华纯电赛道投下一枚重磅炸弹。
当天上午,追觅正式官宣造车,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对标布加迪威龙,计划于2027年亮相。追觅方面表示,将长期投入汽车领域,目前,该项目已组建了近千人的造车团队,且规模持续扩张。
充分发挥技术整合优势
据了解,在团队构建方面,追觅汽车已组建一支涵盖研发、制造与质量控制的跨行业人才队伍,既包括原智能硬件业务的核心研发人员,也引入了来自传统整车制造领域的资深专家,形成“智能+制造”双基因驱动的组织架构。
技术层面,追觅科技造车可以借力其在智能硬件领域积累的“技术复利”。作为从智能清洁设备起步的科技企业,追觅依托其在高速数字马达、AI算法及机器人传感与控制等核心技术领域的积累,实现了向汽车电驱系统、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等方向的技术迁移。截至2025年5月份,追觅已获得全球授权专利3155件,累计申请专利6379件,这些成果为其进军汽车领域提供了坚实支撑。
追觅方面表示,追觅将充分发挥其在跨领域技术整合方面的优势,积极依托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与电池、电驱、智能驾驶等关键领域的头部供应商建立深度协同合作。通过聚焦技术创新与资源高效整合,实现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和供应链体系的精准把控。有效降低研发与制造成本,将核心资源集中用于突破技术瓶颈和提升产品体验,从而系统构建起可持续的长期竞争力。
此外,追觅的全球化渠道将成为其汽车业务“出海”的显著优势。目前追觅业务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6000家线下门店,服务家庭超3000万,会员数量突破1100万。这一成熟的全球营销网络,为追觅的国际化推广提供了强大支撑。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分析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追觅凭借20万转高速马达与AI算法“降维”切入超豪华纯电赛道,技术迁移逻辑清晰,品牌、渠道复用可省三成海外建店费用,但超豪华车对安全、耐久的要求远高于家电,且品牌认知跨越难度大,商业化逻辑能否跑通仍待观察。
押注超豪华赛道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造车行业长周期、重投入、慢回报,且市场竞争激烈。在此背景下,追觅科技作为“后来者”,能否在电动车市场中成功突围?
瞄准超豪华新能源赛道,这是追觅给出的答案。追觅科技表示,当下,汽车正逐渐成为“下一代超级智能终端”,是电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整合的关键载体,也是科技企业实现生态跨越的战略高地。选择以超豪华车型切入,正是基于追觅多年来在智能硬件领域积累的技术实力与品牌全球化布局的综合考量。
“不同于当前传统超豪华品牌,追觅团队打造的超豪华品牌将结合中国智能化浪潮下的技术优势,将产品打造为拥有生命力和成长性的AI智能终端。结束‘冰冷机器’时代,开启超豪华汽车的‘智能交互’时代。”追觅方面进一步表示。
同时,追觅敢于对标布加迪,底层逻辑是“技术同构性”——高速数字马达、AI算法、机器人传感与控制三大核心技术,恰好对应电驱系统、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三大汽车模块。
追觅强调:“我们不做‘从0到1’的冒险者,而是站在中国制造巨人肩上。无数中国企业已用十年血汗,铸就了全球最成熟的电动车供应链与技术生态。而我们要做的是一场‘全局最优’的征程:用正确的产品、正确的战略、正确的节奏,把中国智造推向世界高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