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汽车频道 > 汽车行业 > 正文

新能源车企宜从三维度构建技术护城河

2025-05-18 23:27  来源:证券日报 

    刘钊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智能化、电动化浪潮中持续高歌猛进,而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也为行业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从“铜陵小米SU7爆燃事故”到部分新能源汽车出现自燃情况,公众对于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的关注与日俱增。

    小米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雷军日前在内部演讲时道出了众多车企的心声:“谁也没有想到,一场事故的影响如此之大,对公司的打击也如此之大。”

    事实上,这种关注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购车决策,也对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每一辆飞驰的新能源汽车都承载着不可推卸的安全责任。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追求续航里程、电池能量密度等核心参数的同时,安全设计不能沦为成本压缩的牺牲品。车企间的白热化竞争,使得技术迭代速度加快,与之相应的安全验证与测试也应跟上步伐。此外,智能驾驶系统的技术成熟度也要与宣传一致,防止驾驶员出现过度依赖智能驾驶而导致应急能力缺失的情况。

    笔者认为,未来,新能源车企宜从基础研发、智能安全前瞻布局和测试验证体系创新三个维度构建技术护城河。

    在基础研发层面,当前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隐患是新能源车自燃事故的核心诱因。企业需加快全固态电池研发,通过无液态电解质的物理特性从根本上解决热失控问题。目前,政策层面已将全固态电池列为重点攻关方向,为实现这一目标,需强化产学研协同机制。针对碰撞后电解液泄漏问题,企业应开发高稳定性正负极材料。此外,车身轻量化也需兼顾安全。

    在智能安全前瞻布局层面,针对L2级辅助驾驶的“临界接管”缺陷,企业需建立三重冗余机制:第一,感知层增加激光雷达与毫米波雷达异构融合、决策层植入双独立计算单元以及执行层配备机械或电子双制动系统;第二,强化驾驶员监控系统,通过红外摄像头与电容方向盘实时监测注意力,必要时强制降速停车;第三,积极推进车联网技术,实现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的数据互通。

    在测试验证体系创新上,车企需建立更为严格、高效的测试机制,让消费者实实在在地感知到驾驶安全性。同时,车企还应建立事故数据公开机制,以透明化消解信息不对称,进一步增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的信心。

    新能源汽车的终极使命不是颠覆传统,而是以更安全的方式承载人类出行。当技术创新的脚步与对生命的敬畏同频共振时,新能源汽车才能真正走出信任危机的泥潭。车企们应摒弃“技术神话”的营销手段,明确智能驾驶技术的边界,杜绝误导性表述,共同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