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汽车频道 > 汽车行业 > 正文

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政策发布 V2G技术将迎快速发展

2024-01-05 09:16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刘钊

    1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新能源汽车通过充换电设施与供电网络相连,构建新能源汽车与供电网络的信息流、能量流双向互动体系,可有效发挥动力电池作为可控负荷或移动储能的灵活性调节能力,为新型电力系统高效经济运行提供重要支撑。要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在电化学储能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充电对电网的负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不进行合理规划,电网可能很难满足新能源充电的需求。”沃达福数字汽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翔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本次《意见》的出台为未来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指明了方向,即通过智能有序充电、双向充放电等形式,参与削峰填谷、虚拟电厂、聚合交易等应用场景。进一步平衡充电峰谷时段用电不均问题,也可以通过科学调控用电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电动汽车V2G技术发展迎来利好

    《意见》明确了六项重要任务。一是协同推进车网互动核心技术攻关;二是加快建立车网互动标准体系;三是优化完善配套电价和市场机制;四是探索开展双向充放电综合示范;五是积极提升充换电设施互动水平;六是系统强化电网企业支撑保障能力。

    其中双向充放电技术的应用受到业界广泛关注。电动汽车V2G技术,是指电动汽车给电网送电的技术。相比普通直流单向充电桩,双向充放电技术需要用到V2G充电模块。V2G技术是基于信息技术和功率变换技术,电动汽车既可以从电网获取能量给动力电池充电,也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动力电池的能量回馈到电网中。V2G可以实现削峰填谷、平抑负荷等功能,用户工业园区、微电网、充电场站等应用场景。V2G模式提升了充电桩的价值量,掌握充电桩等关键设备技术及具备平台型优势的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海通国际研报认为,此次《意见》的出台,电动汽车V2G技术有望迎来利好。通过充换电设施与供电网络相连,新能源汽车与电网构建了信息流和能量流的双向互动体系,充分利用动力电池的灵活性调节能力。

    目前特锐德已率先布局车网互动技术,光储充放检绿色能源示范站已投入使用,搭建光伏车棚、梯次储能、液冷超充、V2G充电桩等设备,积极发挥平台优势,从充电运营商身份向资源聚合商转换。此外,作为充电模块领先供应商的通合科技,有望在V2G技术下带动模块价值量翻倍。绿能慧充将通过柔性功率分配助力有序充电,提升充电设备智能化水平。

    2030年车网互动实现规模化应用

    新能源汽车通过充换电设施与供电网络相连,构建新能源汽车与供电网络的信息流、能量流双向互动体系,可有效发挥动力电池作为可控负荷或移动储能的灵活性调节能力,为新型电力系统高效经济运行提供重要支撑。

    除了对于V2G技术带来利好外,西部证券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杨敬梅认为,有序充电也将利好充电相关运营环节,虚拟电厂等开辟新运营业务模式。有序充电可以有效避免新能源车无序充电对电网造成的冲击。此外,新能源车作为移动储能的潜力受到国家重视,而这些都需要充电运营商去实现。充电运营商可以利用微电网组件的虚拟电厂参与电网调度,灵活安排新能源车充电时间,实现智能充电,有序充电,提高充电网稳定性。

    充电终端头部运营商特来电副总裁王昆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意见》明确了新能源汽车与供电网络双向互动,是对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有力支撑,并对车网互动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智能有序充放电的‘充电网’,是实现车网互动的关键基础设施网络,也是特来电始终坚持的技术方向。”

    《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车网互动技术标准体系初步建成,充电峰谷电价机制全面实施并持续优化,市场机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加大力度开展车网互动试点示范。到2030年,我国车网互动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建成,市场机制更加完善,车网互动实现规模化应用,智能有序充电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成为电化学储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力争为电力系统提供千万千瓦级的双向灵活性调节能力。

    “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2000万辆,按照现有发展速度,到2030年基本保有量会超过一亿辆,按照每辆车50kWh带电量,大约估算就有50亿kWh移动电量。”盖世汽车研究院高级总监王显斌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本次《意见》将推广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会大力促进V2G技术发展,有效降低电网负荷;充分利用绿色能源和分布式能源,满足国家低碳减排要求。此外,推动充换电企业合理布局智能化充电设施,探索新盈利模式创新,也能通过有序充电降低用电成本。”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