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董枳君
在当下的汽车行业,智能驾驶已成为技术变革的代名词。作为人工智能技术最佳应用场景,汽车智能化渗透率不断提升且呈爆发式增长,智能驾驶已成为行业关注和追捧的焦点。
10月15日,在由《证券日报》社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主办、华西证券协办的“2021汽车资本论坛”上,复星汽车科技集团COO薛春宇带来了他对智能驾驶元年掘金机会的解读。
“当前,自动驾驶整个系统架构可以分为感知、融合、决策、控制四个部分。”薛春宇表示,从感知来讲,近年来无论从摄像头、毫米波、激光雷达、定位模块来看,产业化已形成规模,行业内的公司也相对成熟。
“相对来讲,预控是比较有意思的赛道。”薛春宇指出,因为前期比较关注的都是软件,对预控的关注度并不多。“目前可以看到,有些厂商在积极布局想要做自己的预控方案。从软硬件方面来讲,长期算法软硬件之间的耦合性非常强。我认为短期来讲预控行业非常值得大家关注。”薛春宇表示。
他还向记者透露,“预控行业涉及本土的高算力芯片,如何利用本土的高算力芯片搭建符合现在高算力算法需要的预控平台,并在与整车厂的沟通过程中,能够达到满足安全要求的预控,这是值得行业关注的机会。”
当前,各地都在积极布局车路协同示范区,但现在的示范区还偏向于1.0模式,基本还是以单向的信息反馈做一些信息服务,远远没有达到真正的感知融合。所以,在感知融合方面,自动驾驶友好型道路值得企业格外关注。
“感知融合是指路端、云端、边端再到整个云控的阶段,需要大家持续的关注。其实自动驾驶单车资本做得很好,单独做车路协同的公司也很多,做单车的很多,但是真正能够把自动驾驶跟车路协同融合得非常好,能够做感知融合的自动驾驶公司现在非常少。”对此,薛春宇建议,希望未来可以搭建出更多的自动驾驶友好型的道路场景。
(编辑 田冬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