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钊
11月14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存量发展阶段,科技赋能已成为上市公司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他认为,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创新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来建立产业价值生态链,科技发展的飞速进步使得企业必须通过创新来保持竞争力。
在价值回馈耐心资本方面,李扬重点阐述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重要性。他强调,市值管理不是简单地推高股价,而是通过合理的运营投资和战略调整,保持健康的资本结构,确保股东价值最大化。他表示,现金分红是向投资者实现价值回馈的重要方式,能够为资本市场筑牢稳定的底线,维护“慢牛行情”,增强投资者信心。
李扬表示,近年来,中国融资结构正在发生积极变化,社会融资规模总体增长,结构上呈现优化趋势。数据显示,传统贷款项目相对下降,而直接融资占比逐步提升,这一变化有利于推动资本市场发展,为科技企业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在资产管理市场发展方面,李扬预计,2025年中国理财市场规模将突破32万亿元,2026年有望达到45万亿元。资产管理市场作为将间接融资转换为直接融资的有效机制,其快速发展为资本市场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和多样化机制,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他认为,随着证监会“并购六条”的推出和实施,上市公司现在可以跨行业、跨领域、跨产业进行并购,这为科技企业整合资源、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便利途径。他表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并购已成为企业获取前沿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
对于资本市场未来发展,李扬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增强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环境;二是稳步发展衍生品市场,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风险管理工具;三是加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通过合理的分红政策回馈投资者;四是重视并购重组在产业整合中的作用,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李扬表示,科技赋能上市公司、价值回馈耐心资本,将成为资本市场发展的新范式,这不仅体现了市场的成熟度,更承载了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