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钊
“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企业需要积极拥抱科技创新,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运营效率。”11月14日,全国政协委员尹艳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过去五年中,上市公司向实向新的特征明显。尹艳林援引数据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量增长了近千家,占比从42.6%上升到52.3%,提升了10个百分点。实体经济上市公司利润占比达到52%,首次超过金融业,其中信息技术行业市值占比从40.5%上升到49.5%,接近10个百分点,显示出资本市场结构不断优化的良好态势。”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已成为上市公司发展的重要特征。尹艳林表示:“截至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达到6.5万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21.1%,占全国的4.6%,显示上市公司已成为创新要素提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尹艳林特别关注科技赋能的具体路径。他认为,随着AI等新技术快速发展,企业需要积极拥抱科技创新,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运营效率。对于上市公司而言,科技赋能不仅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上,更重要的是通过技术手段优化资本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政策的持续引导和激励下,上市公司分红机制不断完善。尹艳林详细阐述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重要性。他提出:“2024年全国实现投资者分红2.4万亿元,截至今年9月底上市公司累计分红10.4万亿元,股份回购规模增加到5000多亿元,这些有效增强了投资者信心。”
尹艳林建议,市场要培育更多体现高质量发展的上市公司,持续优化市场结构,提高再融资的灵活性。要紧跟趋势,积极拥抱绿色化、数字化、融合化和国际化发展浪潮,特别是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要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推动新能源发展。
尹艳林强调,深度融合发展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他认为,要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服务+制造”“制造+产品”“产品+服务”的融合模式创新,加快形成服务业与制造业嵌入式协同化的融合发展模式。
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尹艳林建议上市公司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品的迭代升级能力。同时,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建立健全创新机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尹艳林特别提到了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他表示,良好的公司治理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决策效率。同时,要强化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