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一鸣
日前,上交所组织召开债券市场自律监管工作券商座谈会。会议通报了今年上交所债券市场的主要工作安排。2021年,上交所将加强债券市场法制建设,推动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在市场建设方面,上交所将按照证监会统一部署,主要抓好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试点进程和项目落地等工作。
随着我国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十四五”时期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宏观维度上,基础设施公募REITs对于盘活存量基础设施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强化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进一步丰富资本市场投融资工具等具有重要意义,以引导金融资金参与实体项目建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微观维度上,助力企业“轻资产”运营模式转型,同时填补了当前金融产品的空白,丰富了投资品种,便利投资者投资于流动性较弱的基础设施项目。
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蔡建春此前表示,中国正处于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交汇期。“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基础设施领域公募REITs试点既是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的内在需求,也是资本市场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REITs作为中等收益、中等风险的金融工具,具有流动性高、收益稳定、安全性强等特点,有利于丰富资本市场投资品种,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宝新金融首席经济学家郑磊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募基础设施REITs可以发挥集中群众集体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通过REITs这种定期分红的长线投资产品,支持国家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了投资产品市场,为养老基金、保险基金提供了新的大类配置资产标的。个人投资者可以选择信用评级高、经济背景较好的政府大中型基础投资REITs产品参与。
1月29日,上交所制定发布基础设施公募REITs三项主要业务规则,意味着首批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落地渐行渐近。上交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上交所层面的公募REITs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只待首批试点项目申报发行。在备受关注的配套规则上,上交所公募REITs业务办法、发售指引和审核关注事项指引已履行证监会报批和报备流程。截至目前,上交所有近三十单项目由地方发改委推荐至国家发改委,其中部分项目已收到国家发改委的首轮反馈。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上交所有39单“类REITs产品”发行,规模达631亿元,覆盖仓储物流、产业园区、租赁住房、商业物业、高速公路等多种不动产。其实原因很简单,我国拥有巨大的基础设施存量,而且很多项目收益率和现金流都不错,可以为REITs提供理想的资产来源。
此外,上交所于2019年推出首单基础设施私募REITs(沪杭甬REITs产品),引领境内市场储架式产品、可扩募产品(菜鸟REITs产品)等多轮创新,为试点公募REITs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告诉《证券日报》记者,REITs是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其意义在于将流动性不佳的不动产通过证券化的方式,来进行募资和投资,其回收周期较长,能够有效支持不动产的建设投入,对不动产建设投资提供更多元的融资,对投资者提供一个全新的投资渠道。尤其面对基础设施这样长周期的投资领域,可以有效撬动市场力量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盘和林指出,REITs丰富了资本市场层次,面向基础设施的公募REITs比较适合低风险偏好的长期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其风险不高,但回收投资的周期较长,投资人需要有一定耐心。对于保险机构和社保类投资基金,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投资渠道选择。
(编辑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