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深沪A股继续调整,上海综指最低探至30天均线后,在工商银行(7.41+0.14%)、中国石化等的拉动下,有所回升,但沪综指K线形成依然为阴线;深圳成指、创业板指数则表现极弱,两类指数均已破位20、30、60日均线且有所远离。收盘上海综指收于3446.98点,下跌-33.85点;深圳成指由下跌-295.34点;创业板指数则下跌-37.67点。两市日成交总和为5671.52亿元,略有放大。
从市场层面来看,乐视网继续跌停、ST保千里24连板跌停等股票的重挫等与贵州茅台、工商银行等强势股表现形成巨烈的股价分化特征,市场鲜明的股价分化在继续延续,对于不同持仓的投资者而言,体验可谓是冷暖有别,感受差异巨大。2月1日,*ST海润跌破1元成仙,如果我们放眼国际资本市场,实际上指数的上涨并不会使股票品种的下跌被掩盖;反之,指数的回落也有股票不断表现,即股价分化的市场特征是非常鲜明的。
从A股市场来看,总体3500家左右的上市企业,可以说良莠不齐,部分企业业绩增长,但多数公司的业绩起伏较大形成对应,加之退市机制相对成熟市场薄弱,业绩因素令市场品种的分化愈演愈烈。在业绩分化与IPO扩容、定增、债券规模等因素共振下,业绩因素导致的市场交易风险与机会也体现较为明显。
总体来看,尽管有权重股拉升护盘,但由于权重股的股价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参与者开始减少,考虑到市场进入春节时间周期,因此量能或很难配合市场走强。短期来看,经过连续下跌,市场或有弱修复反弹的可能,投资策略上稳健投资者宜多看少动,短线投资者在控制仓位的原则下,适量关注错杀的超跌且业绩增长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