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商业评论 > 正文

谭浩俊:从李大霄事件谈分析师的敬畏之心

2020-03-23 05:26  来源:证券时报

    3月21日,一份题为《深圳证监局关于对李大霄采取监管谈话措施的决定》的文件在网络上流传。

    这份决定书的原文显示:“经查,你作为英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证券分析师,通过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公开发表言论提供证券市场投资分析意见,部分投资分析意见未能提供研究报告依据,未能充分遵循客观、专业、审慎原则,以音频形式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未载明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的说明、署名人员的证券投资咨询职业资格证书编码等事项。”

    从媒体披露的李大霄被监管谈话的内容看,并没有多少十分严重的问题,也没涉及严重违反证券市场规定和要求的东西。但是,既然被谈话,总是存在不规范现象,存在不该发生的事和出现的问题。

    事实上,从近年来李大霄在证券市场的行为来看,也是褒贬不一,支持他的人很多,反对他的人也很多。即便是他的粉丝,包括铁杆粉丝,有时候对他的行为,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想法。特别是李大霄动辄“发明”这个底、那个顶的行为,最初大受赞赏,现在备受质疑,却始终没有引起他的高度重视,他始终“乐”底不疲、“乐”顶不累,继续“发掘”他的“底理论”、“顶理论”,甚至还喊出了诸如“中国股市的大国牛将永别3000点地平线”这种没有科学依据、没有数据支撑、没有研究基础的口号,用来吸引眼球。

    如果瞎猫碰死耗子,被李大霄撞上了,他就会无限放大其效应,证明自己如何如何正确、如何如何有前瞻性。如果不正确,他也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证明自己没错。到底错没错,理性的投资者心中当然有一杆秤,不会被他的口号所误导。但是,也不排除有一些投资者会被他的口号误导。就像“3000点地平线”一样,已经在3月份完全被打破了。但是,他仍在不遗余力地大吹牛市即将来临,而对各种风险提示不够,甚至刻意忽略。

    证券分析师,应该实事求是、科学严谨地分析市场,而不是为了吸引眼球,增加粉丝,故意去制造概念,用一些完全不靠谱、也没有数据支撑和理论基础的东西,去糊弄投资者。如果这样,就失去了一位分析师应有的素质和品格。

    我们注意到,为了吸引眼球,李大霄还在去年年底搞了一场所谓的“留还是不留”的自我名义调查。虽然要求其永远离开的声音很大、意见很多、态度也很一致,但是,他仍然以“大家不希望我离开”的自我结论,来继续发表他完全不靠谱的言论。而这一出,也让他吸粉不少,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至于是正向影响力还是反向影响力,李大霄是全然不顾的。他需要的,就是粉丝,就是流量,就是赚钱。

    李大霄不是一个坏分析师,但也绝对不是一个好分析师。他的最大问题,就是不说真话,也不自我反思,更缺乏对投资者负责的精神。正如不少业内人士所言,他除了制造概念、发明新名词之外,真的没有其他什么道道。更重要的,所有的概念和名词,都没有理论支撑和数据佐证,甚至连简单的分析也没有。如“明天又是一个艳阳天”“我为投资者睡不着觉”“大牛市来啦”,保卫什么、捍卫什么、守卫什么等等,反正就是口号不断,内容始终就是那么几句话。

    对于证券分析师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敬畏之心——敬畏市场、敬畏投资者、敬畏规则、敬畏法律、敬畏现实,而不是误导或诱导投资者做一些错误的投资决策。在前年年底和去年年初的那波行情中,就有一些分析师为了吸引眼球,做了很多完全不靠谱的分析和预测,有的还振振有词地拿出多少条预示大牛市就要来的“依据”和“理由”,结果,全被打脸。

    此次深圳监管局对李大霄发起谈话监管,说到底,也是对其他分析师的一种警示和提醒,是对广大投资者的一种善意引导,亦即不要轻易听分析师的东西,要看分析师们到底能够拿出什么好东西,而不是像李大霄这样空喊口号。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