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宏观时评 > 正文

我国经济“韧性”有两层含义

2019-12-21 02:11  来源:证券日报 张歆

    张歆

    12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座谈会。韩正指出,全面做好“六稳”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全力做好稳投资、稳外资工作。

    事实上,这是国务院两日内第二次强调要全面做好“六稳”工作以及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接见全国政府秘书长和办公厅主任会议全体代表并作重要讲话。李克强指出,要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信心,应对挑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笔者认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表态,包含两方面含义:既不追求高速,也不可失速,而是保持我国经济的韧性。

    首先,韧性是由于我国经济的推动力不是来自于简单的惯性增长,而是得益于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新动能快速集聚,这些新动能持续发展壮大,也将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三季度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8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分别为123.5、156.7、210.1和270.3,分别比上年增长23.5%、26.9%、34.1%和28.7%,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其中,以网络经济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建设持续发力,成为发展壮大新动能的重要力量。此外,随着减税降费、“放管服”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持续推进,企业获得的创新创业空间不断加大。

    其次,韧性意味着我国经济不刻意追求高速度,更讲究发展质量以及可持续性。

    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同时谋求从“数量追赶”向“质量追赶”的转变。就具体表现形式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持续加快、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效果逐步增强、科技驱动力不断增加、可持续发展基因快速壮大,这些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

    因此,笔者认为,国务院两日两提“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从顶层设计层面强调了对于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信心,彰显了中国经济创新驱动力。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