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傲男
11月5日,旅游概念板块表现活跃。截至上午收盘,凯撒旅业(000796)、海峡股份(002320)、盈新发展(000620)、东百集团(600693)、棕榈股份(002431)、*ST张股(000430)、ST雪发(002485)涨停。
另外,天府文旅(000558)、云南旅游(002059)、中国中免(601888)、三湘印象(000863)等个股纷纷跟涨。

消息面上,11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202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记者注意到,2026年春节假期较2025年多出一天,达到9天,成为“史上最长春节假期”。这一变化迅速点燃旅游市场“热效应”,各大平台票务搜索量和春节出行热度显著攀升。
根据202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春节假期为2月15日(农历腊月二十八、周日)至2月23日(农历正月初七、周一)放假调休,共9天,2月14日(周六)、2月28日(周六)上班;中秋节从9月25日(周五)至9月27日(周日)放假,共3天;国庆节为10月1日(周四)至10月7日(周三)放假调休,共7天,9月20日(周日)、10月10日(周六)上班。
“在超长假期带动下,预计明年游客会‘走得更远’,我公司将基于该趋势,着重打造长线旅游产品。”众信旅游媒介公关经理李梦然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秋与国庆假期,可以通过“拼假”的方式,拼出13天的长假,超长假期组合将显著提振旅游市场信心。
市场反应立竿见影。同程旅行数据显示,通知发布当日,2026年2月14日和15日的国内机票和酒店搜索量较前一日增长超一倍。去哪儿平台数据同样亮眼:通知发布后半小时内,元旦及春节期间的火车票、国际机票搜索量瞬时同比翻倍增长,其中明年春节期间出发的机票搜索量更是同比大涨3倍。
从目的地偏好来看,春节期间国内游热门目的地仍集中在三亚、大理、哈尔滨、海口、昆明等传统旅游城市;出境游方面,德国柏林、韩国釜山和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热度增长尤为显著。
业内普遍看好长假效应。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史上最长春节假期,有利于大家错峰分散出行,节中出游群体预计也会增加。单日客流量会更平衡,旅客出游也较舒适。多出一天,也将刺激更多出行,明年春节整体出行和出游量有望创新高。
同程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无论是春节假期的延长,还是部分地区试点的学生‘春秋假’和‘雪假’,都表明休假制度正成为激发消费潜力和促进人口流动的重要工具。”
也有从业者认为,9天的假期能让旅客在节日中选择错峰出游,单日客流量会更平衡,旅客出游也较舒适。
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对记者表示:“假期为旅游市场带来了撬动力,我们会从产品的丰富度、性价比和品质把控等多方面协同考虑,对现有产品线的深度和广度进行再挖掘,更好地满足元旦、春节等重要节假日的出游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以下简称“离岛免税政策”)的优化升级为旅游市场再添一把火。
11月1日起,离岛免税政策正式实施。这一政策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包括扩大离岛免税商品范围,增加宠物用品、可随身携带的乐器、微型无人机、小家电等商品。优化后的离岛免税商品由45大类提高至47大类。同时,允许服装服饰、鞋帽、陶瓷制品、丝巾、咖啡、茶等国内商品,进入离岛免税店销售,退(免)增值税、消费税。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政策不仅满足了旅客多元化购物需求,还将有效带动海南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业发展,进一步促进消费市场繁荣。
(编辑 郭之宸 贺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