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珂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蹄疾步稳,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市场生态持续优化。然而,资本市场归根结底是“投资的市场”,其根本目的在于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资本形成、实现投资者合理回报。投资者是否“有回报、有获得感”,不仅关乎市场信心,更关乎资本市场的发展质量。
在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证监会主席吴清发表题为《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署名文章提出,督促和引导上市公司强化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更加积极开展现金分红、回购注销等。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也是投资者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主要载体。一家真正优秀的企业,不仅要能创造利润,更要懂得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近年来,越来越多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真金白银”回馈投资者,体现出对股东权益的高度重视。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和回购累计向投资者派发“红包”达10.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长超八成,相当于同期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这一亮眼成绩离不开公司硬实力的支撑。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3.46万亿元,净利润4.70万亿元,同比增长1.36%、5.50%。全市场共4183家上市公司实现盈利,盈利面近八成,3182家公司营收正增长,2467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1957家公司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增长。这充分体现出上市公司作为各行业龙头的强大竞争力和发展韧性。
回报投资者不仅靠企业自觉,更需制度护航。近年来,监管部门持续完善分红制度体系,出台现金分红指引、优化激励机制、对长期不分红公司开展监管约谈等,推动形成“愿意分、敢于分、持续分”的市场氛围。特别是倡导“注销式回购”等创新方式,不仅有助于提升每股收益,也增强了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认同。
回报投资者,不是简单的账面“加减法”。从短期看,分红减少了企业的现金储备;从长期看,这赢得了投资者的信任与支持。而投资者们的信心,不仅能提升公司估值、增强融资能力,更是推动企业在资本市场中行稳致远的关键力量。
未来,市场各方要持续推动上市公司增强回报意识、提升治理能力、优化分红机制,加快构建更加成熟、开放、透明、公平的资本市场体系。而这正是我国资本市场行稳致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