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股市热评 > 正文

构建金融新生态精准赋能科技创新

2025-10-29 00:44  来源:证券日报 

    ■张敏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正式对外发布。梳理全文,其中46次提到“科技”,61次提及“创新”,6次提到“新质生产力”,这三个关键词正勾勒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清晰路径。

    从基础研究的突破到技术应用的转化,再到形成新质生产力,创新链条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

    10月27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提到,以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在重塑生产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些新产业、新业态投入高、风险大、回报周期长,往往需要更大规模的耐心资本投入和更灵活、更包容的融资环境,以利于更好支持创新资本形成和创新动能培育。

    面对这一需求,中国资本市场正在构建与科技创新相匹配的金融生态。从A股市场的上市融资、定增、并购重组到港股市场的国际融资,从制度创新到双向开放,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进行。

    一方面,对内改革纵深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完善。

    当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包括主板、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及私募创投等在内的多层次市场体系。在此基础上,监管部门持续推进板块改革,进一步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包容性和覆盖面。

    今年6月份,科创板改革“1+6”政策正式发布。其中,“1”是指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10月28日,科创板科创成长层迎来首批3家新注册企业上市。这3家企业具备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但目前仍处于未盈利阶段的特点。科创成长层的设立,正是为这类“潜力股”提供关键成长期所需的资本支持,让市场能够用“未来”为“现在”定价。

    这仅仅是改革的一环。未来,证监会还将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设置更加契合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创新创业企业特征的上市标准。同时,证监会将坚持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定位,持续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健全新三板市场差异化的挂牌、信披、交易制度,畅通三、四板对接机制。

    这些改革举措共同构成了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不同阶段、不同特征的科创企业提供精准服务,进一步筑牢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塔基与底座。

    另一方面,在深化内部改革的同时,中国资本市场也通过扩大对外开放,为科技创新引入更多国际金融活水。

    10月27日,证监会印发《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其中提出,力争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推动落实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机制的改革举措,增强制度对境外中长期资金的吸引力。

    当下,外资机构正加速布局中国市场。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国际资金流入新兴市场超过1500亿美元。在此过程中,A股、港股等中国资产受到外资青睐。

    根据Wind资讯数据,截至10月28日,在已经披露2025年三季报的A股上市公司中,有381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出现QFII身影,QFII合计持股量超50亿股,以今年三季度末收盘价核算,持股市值合计超900亿元。

    与此同时,港股市场作为我国新经济产业重要的国际融资平台,地位愈发稳固,年内已有众多来自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新经济领域的企业赴港上市,旨在借助国际资本实现自身发展壮大。

    除了市场本身的改革推进,金融生态的打造还体现在中介服务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协同发力。专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能够为科技企业提供法律、会计、咨询等全方位支持,近年来,证监会发布多项政策,进一步强化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而培养既懂科技又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则能更精准地把握科技创新规律与金融运作逻辑,在此背景下,监管层、金融机构与高校等正协同发力,加强对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夯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人才基础。

    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深入推进与开放步伐加大,一个“覆盖全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良性循环”的金融生态体系正加速成型。这不仅是对科技创新企业的精准赋能,更是对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支撑。金融活水持续奔涌,必将为中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源源不断的资本动能。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