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股市热评 > 正文

客观看待“独角兽”效应

2018-03-10 05:31  来源: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刘凡

    进入2018年两会时间,独角兽企业成为今年的一大热点,市场上被“独角兽”带热的个股比比皆是。政策部门也纷纷表态,将给“独角兽”企业开设绿色通道,加上富士康以“特事特办”的方式闪电过会,极大提振了投资者对“独角兽”概念股的信心。

    首先来看看什么是“独角兽”。公开资料显示,“独角兽”公司的概念在2013年由美国著名投资人阿里·李(AileenLee)第一个提出,意在将那些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即创业10年以内,被私募或公开市场投资人或机构估值超过10亿美元(约63亿人民币)且暂未上市的创业公司进行分类。综观世界各大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独角兽”公司的数量和类型各不相同,尤其对中国内地“独角兽”公司的数量认定差别很大。例如胡润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30日,中国独角兽企业总数达120家,但有机构称国内独角兽企业接近140家。总体来看,“独角兽”的企业多集中在新经济领域: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文化娱乐、汽车交通、硬件、医疗健康、大数据与云计算等7个领域聚集了最多的“独角兽”公司。

    关于“独角兽”对于A股的影响,市场观点各异。一种看法认为,更多独角兽来A股上市,将使投资者有更多选择,A股价值投资的内涵与外延也将更加丰富。随着新经济公司、独角兽企业的上市,将有大批优质公司进入A股市场,可以改善资本市场结构,改变目前A股传统企业过多的现状。

    另一种看法则认为,“独角兽”中不乏被投资人精心打扮而价格虚高的极个别企业。这些企业如果进入市场,一旦经不起考验,被发现其实是“独脚兽”,将会打击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此外,过于看重新经济公司,某种程度上对传统的优质公司是一种资源上的挤占,传统类型的公司就不受欢迎了呢?尤其是对一些长期盈利状况较好、经营状况稳定但是在行业上偏传统的公司来说,这样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毕竟,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是新经济。

    无论众说纷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A股市场的发展和完善。近几年来,国内资本市场对监管趋严,从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到重组新规的出台,再到减持规范的实施……都可以看到监管层在花大力气整治市场秩序,希望通过各种整治行动,刹住市场的不正当的炒作之风,让市场回归到良性、正常的投融资交易秩序上来。政府在有意识地打造“良币驱逐劣币”的环境,当前政府希望有更多的“良币”出现,无论是特事特办让富士康火速上市,还是给独角兽们开通“绿色通道”,本质上是资本市场对优质的企业资源的渴望。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近期的政策层面对“独角兽”的态度,是利好的信号。这意味着市场上优质资源将增多,投资者将有机会买到一些堪称世界级优质的投资标的。需要注意的是,在通过特别通道,鼓励“独角兽”们加快回归A股步伐同时,监管层应注意速度与质量的平衡,尤其是应考虑到当前A股投资者的结构,对“独角兽”的甄别与判断需要把好关。毕竟,投资者教育并非一朝一夕,而“独角兽”也存在着估值涨得快落得也快的可能。

    此外,够不上“独角兽“的估值条件,但本身优质的企业也不必因为国家的政策导向而感到受打击。如前面所言,政策的导向本质在于对优质企业资源的渴望。相信只要是真正好的企业,无论是不是“独角兽”,都会受到欢迎。

-证券日报网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