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产经评论 > 正文

集采能否炼出国产医药巨头?

2021-07-09 00:18  来源:证券日报 郭冀川

    郭冀川

    随着近日第五轮集采中标结果公布,有个现象引发关注:有的公司虽然多个产品中标但股价却依然下跌,而有的公司仅有几个产品中标股价反而逐步走高。这背后的原因,是因为某些中标多的公司有重磅产品丢标了,而中标少的公司却是以小众产品撬动集采市场大份额。

    在集采常态化运行的背景下,投资者能够越发清晰的判断出,哪些药企正在受制于集采不断缩减市场规模,哪些药企目前依然要靠仿制药市场才能生存。不断走低的股价,已经说明了市场的态度。

    我国医药行业不断发展,从化学药、生物药到数字医疗,研发和创新水平都在不断提升。今年上半年医药制造业有13只新股发行,其中医疗器械领域全部是体外诊断公司,医药领域涵盖疫苗、病毒防治和医药研发外包,无不是高技术含量的行业。

    反观一些上市十余年的医药公司,产品依然是投资者耳熟能详的几款仿制药,每年近千万元的研发投入成谜,而几亿元的销售费用更让企业背上了财务风险。这样的药企迟早要被市场边缘化。

    随着注册制改革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未盈利的创新药公司也有了上市的渠道,这既是考虑到医药创新公司高投入的属性,也是为医药行业引入更多的“鲶鱼”。

    现如今各个行业都在谈内卷,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对医药行业而言,更加需要竞争。过去十几年享受政策和人口红利,医药行业不仅没有进步,反而培养出了一批区域垄断药企,因此才需要集采打破旧有利益格局,让技术创新公司改变行业估值现状,诞生出能参与国际竞争的本土医药巨头。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