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理财频道 > 黄金 > 正文

黄金珠宝量价齐升 券商预期今年或持续高景气

2022-02-19 06:0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假期全国黄金销售增长强劲,多个券商认为黄金珠宝行情仍持续高景气。

    三大因素推动本轮黄金行情

    2020年下半年至今,黄金消费一直维持高景气,国海证券复盘本轮黄金高景气主要是婚庆、投资与古法金崛起三大因素推动黄金消费,驱动因素由价因素逐渐转为量因素。

    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下半年,黄金消费持续景气,2020年下半年婚庆与投资需求作为主要因素推动了行业复苏,2021年,婚庆与投资需求影响弱化,供需共振下,古法金产品升级创造新的需求量,延续黄金消费高速增长的景气态势。

    随着古法金产品需求爆发与婚庆、投资需求走弱,行业景气度驱动因素也从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的价格因素逐步转变为2021年下半年的量因素。

    春节假期全国黄金消费需求旺盛

    国海证券认为,受此前疫情压制的婚假刚需逐步释放、金价经历下跌后趋于平稳、“悦己”消费和国潮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黄金珠宝行业持续高景气。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金银珠宝类商品月度零售额自2020年月以来恢复强劲,2021年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增加29.8%,跑赢社零总额增速17.3个百分点。

    2022年春节假期全国黄金消费亦表现强劲。根据中国黄金协会的数据,2022年春节期间全国黄金消费同比增长13%,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黄金饰品消费同比增长均超15%。从线上数据来看,淘系平台K金首饰自2021年四季度以来保持强劲增长,逐月分别增加26%、61%/、28%/、100%。

    展望2022年黄金行情或继续高景气

    国海证券认为,

    短期金价短期下跌对消费有正向刺激效果

    短期下跌有助于刺激消费。据国海证券此前基于金价与消费关系的结论,预期金价短期下跌与长期稳定上行均对消费有助推作用,美联储加息预期使金价短期承压,反而助于刺激消费。

    美联储加息预期在去年显现,市场逐步消化,国内外疫情不确定性下,对未来金价长期影响有限。自2021年9月份开始,美联储以及欧洲几家央行逐渐释放加息预期,对金价形成一定压力。市场金价表现对于加息预期已有一定体现,未来长期影响有限。在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不确定性依然较高的背景下,黄金的避险属性使得金价长期来看依然相对坚挺。

    加息预期下黄金消费依然火热。在美联储加息预期下,2021下半年黄金消费依然火热,9/10/11月份金银珠宝社零数据较2019年化增速依然在10%以上。

    长期驱动:新工艺金饰创造增量需求,古法金增长势头强劲

    新工艺对传统黄金有替代作用,但同时也创造增量需求,古法金增长势头强劲。古法金、3D/5D/5G金等新工艺金饰为近年主要增量来源。

    一口价黄金崛起动力来自供给端,而古法金具有克数足、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充分迎合市场需求,更易起量。一口价产品崛起于原黄金产品结构的利润瓶颈期,其按件计价的方式有效提升了珠宝商的盈利能力,而后商家加大力度引导市场消费习惯,一口价产品占比逐渐提升。近几年小红书等UGC平台兴起加速了市场信息传播,一口价黄金实际金价更高、换购规则不一、损坏后难以进行二次修复等弊端越来越为消费者知悉,转而更容易接受按克计价的古法金,古法金对一口价产品的替代具有难以逆转的影响。尽管古法金毛利较低,但它具有克数足、与国潮风尚适配的丰富文化内涵的优势,更易起量,或能成为行业下一阶段的发展之锚。

    总体来看,金价短期下跌+古法金增长势头强劲,黄金珠宝高景气度有望在2022年继续保持。

    投资逻辑

    万联证券认为,黄金珠宝行业高景气度持续,长期看黄金作为抗通胀工具仍受投资者青睐,而黄金珠宝首饰多场景渗透率的提升则有望促进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疫情期间龙头企业逆势开店,通过抢占渠道、升级品牌、开发新品等方式抢占市场,继续看好份额提升的黄金珠宝龙头企业。

    相关标的:

    周大福(1929.HK):公司的护城河在于渠道优势明显,终端渠道盈利能力强。公司短期受益于消费复苏带来的婚庆市场需求释放,长期受益于共同富裕、国潮崛起背景下行业集中度提升带来的龙头品牌红利,潜在增长点在于电商业务快速发展与珠宝首饰子品牌的第二成长曲线。

    老凤祥(600612.SH):公司为珠宝首饰业龙头企业。公司主要从事黄金珠宝首饰、工艺美术品、笔类文具制品的生产经营及销售。

    六福集团(0590.SH):公司是主要珠宝零售商之一。集团主要从事各类黄铂金首饰及珠宝首饰产品之采购、设计、批发、商标授权及零售业务。

    (报告来源:国海证券、万联证券;本文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刊载内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

  • 相关资讯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