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
一年升值11.7%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抢跑”了吗?
5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858,创出3年以来新高(2018年5月24日为6.3816,25日为6.3867)。这一中间价较2020年5月29日的7.1316上涨11.7%。一年上涨11.7%,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疑似“抢跑”。“抢跑”的后果很严重,会打乱经济发展的“队形”,影响各经济单元的“呼吸”节奏。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真的处于“抢跑”状态吗?答案是否定的。
2019年的中美贸易争端,2020年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这两个事件成为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的重要因素。这一点从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率中就可以看出。2018年,这一数值为6.6174,2019年降至6.8985,2020年为6.8976。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2018年的相对高点回落至2020年的阶段低点,又从去年8月份开始逐渐回升,直至现在反弹至3年前水平。
央行“解绑”信用卡透支利率近5个月 多数银行仍“按兵不动”
信用卡业务一直以来都是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必争之地”,如何更好地获客与留客,也成为各家银行的“必修课”。其中,在价格维度,信用卡透支利率的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
从今年1月1日至今,央行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管理的政策已实施将满5个月,当前各大银行有何动作?5月28日,《证券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多家银行工作人员和持卡人。
中基协发声 “合规开展基金直播”对四大问题提出规范建议
去年以来,不少基金公司开启“直播带货”模式,受到诸多投资者追捧。不过,基金直播业务存在边界不清、合规内控环节需要进一步强化等问题。
5月27日,中国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发布《公募基金直播业务专题讨论会会议纪要》(以下简称《纪要》),提出要以投资者教育为初心,做好投资者长期投资引导工作,合规开展公募基金直播业务。
【中国证券报】
当定增遇上不良“搭售”:银行另类买卖图的啥
一位银行业研究员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中小银行不良率激增,在定增方案中采取“搭售”方式有助于尽快化解存量不良贷款、在短期内大幅增加资本净额,确保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等主要指标持续达到监管标准。
中小银行定增“搭售”不良,究竟是谁在“买账”?多位银行相关人士表示,认购方一般为国企、地方龙头企业等。
高举核心资产大旗 北向资金重启“买买买”模式
5月28日,三大指数冲高回落,创业板指盘中一度涨逾1.8%。但截至收盘,两市个股跌多涨少,上涨股票数量为1347只,下跌股票数量为2837只。
申万一级行业板块跌多涨少,电气设备、有色金属、汽车板块涨幅居前,昨日分别上涨1.92%、1.24%、0.99%;医药生物、家用电器、轻工制造板块跌幅居前,昨日分别下跌1.72%、1.35%、1.06%。
本周,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累计上涨3.28%、3.02%、3.82%。本周五个交易日两市成交额分别为8422.48亿元、10064.77亿元、9668.39亿元、9396.89亿元、10162.27亿元,两市日均成交额较上周明显放量。
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或放缓
“从手机行业来看,芯片供给非常重要,有多少芯片,就干多少芯片的活。需求暂时放缓,配套厂商可能相对比较难受。”5月28日,华南一家手机代工厂商高管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
机构调研显示,小米、OPPO、vivo等均调低其2021年出货量目标。中信证券发布研报预测称,展望2021年第二季度及全年,预期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速或将放缓,下修全年智能手机销量预期至13.5亿部,同比增长5%。
【上海证券报】
管理层内讧不断世龙实业“印章失控”扑朔迷离
5月27日晚间,世龙实业发布公告称,因公司原总经理、法定代表人张海清不配合,公司印章、证照资料处于失控状态。在此前的5月21日,世龙实业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变更公司总经理的议案》,聘任曾道龙兼任公司总经理职务,同时,公司法定代表人由张海清变更为曾道龙。
世龙实业在公告中表示,张海清应将公司印章、证照资料清点移交给曾道龙,由后者按照公司的规定重新确定印章、证照资料的保管部门和人员。然而,5月25日,张海清拒绝移交公司印章、证照资料。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公司还向当地政府、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寻求帮助和支持,采取各种合法合规的方式追讨或补办公司相关印章、证照等。
现金分红率领跑行业伊利股份与投资者共享“健康”红利
作为A股乳品行业第一股,伊利股份在资本市场的实践中深刻感受到,上市公司持续合理的分红,能够有效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提升公司的品牌和投资价值。数据显示,公司的现金分红率从2011年的22.1%提高到近年的70%左右,领跑食品饮料行业。
伊利股份4月29日发布2020年年报,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2元(含税),合计派发49.88亿元,占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78亿元)的70.47%。
科创50指数一马当先机构建议聚焦科技创新“小巨人”
周五,A股大盘指数波澜不惊,沪指在站上3600点后维持高位整理态势。个股则是热点纷呈,高成长主线持续升温,新能源汽车板块掀涨停潮,多只科创板股票屡创新高。
截至昨日收盘,上证指数报3600.78点,下跌0.22%;深证成指报14852.88点,下跌0.30%;创业板指报3232.29点,上涨0.19%。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金额10162.29亿元,重返万亿元大关。
【证券时报】
扎实推动科技化数字化转型持续强化科技监管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赵争平昨日在参加上交所2021年技术大会时表示,紧扣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和强化监管科技运用两条主线,扎实推动科技化数字化转型,稳妥推进监管科技应用,持续强化科技监管,行业机构要把审慎合规落实到金融科技创新工作的各领域各环节。
赵争平指出,近年来,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深刻改变了资本市场生态,成为助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升金融服务适应性、竞争能力和普惠性能力的重要手段,为提高资本市场治理效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一方面,数字化技术推广应用有助于畅通监管机构和上市公司、中介机构、投资者等市场参与主体的信息交互,促使监管工作更加高效、更加精准、更加智慧,持续提升监管服务的能力。
证监会:IPO股东信披核查要坚持实质重于形式
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昨日指出,证监会在股东穿透核查过程中坚持实质重于形式,切实防范利用上市进行利益输送、违法违规“造富”等情形发生,对于持股较少、不涉及违法违规“造富”等情形的,中介机构实事求是出具意见后可以正常推进审核。同时,也要纠正中介机构核查工作中存在的免责式、简单化不良倾向。
在拟上市企业股东信息披露穿透核查中,一些项目存在核查要求过严过细,增加企业负担等情况。高莉表示,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改革红利不断释放,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到拟上市企业投资活动中,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资本支持。证监会在倡导合法投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同时,也关注到有的投资者通过股权代持、多层嵌套等方式形成“影子股东”,有的突击入股、低价入股获取不当利益。
黑色系深度回调后企稳双焦价格坚挺钢企利润缩水
5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要跟踪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市场变化,有效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连带影响。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配合,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此后在5月13日,以黑色系为首的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明显回调。
此后,在5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提出,部署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要高度重视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障大宗商品供给,遏制其价格不合理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