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金融机构 > 综合 > 正文

金融机构积极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

2025-09-15 23:31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李冰

    日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关于《促进和规范电子单证应用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其中提到,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根据电子单证特点,探索使用数字人民币等新型支付方式开展跨境支付,积极稳妥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

    今年以来,金融机构积极探索数字人民币在跨境场景的应用。

    比如,9月份,在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指导下,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联动中国建设银行新加坡分行,服务重庆某科技有限公司向境外公司发起数字人民币跨境汇出交易,成功为该公司办理向境外公司的数字人民币跨境汇款。这标志着重庆首笔中新数字人民币双边跨境结算业务正式落地。3月份,在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支持下,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落地深圳市首笔跨境资金池资本项下多边央行货币桥跨境结算业务,为某大型跨国集团办理6.37亿元跨境人民币汇款。另外,在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的指导下,交通银行陕西省分行为某进出口公司成功办理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人民币跨境支付业务。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具有高效、安全和低成本等优势,不仅能有效提升企业跨境结算效率,降低支付成本,还有助于拓宽跨境资金清算渠道,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积极意义。银行作为直接参与者,负责将央行数字货币技术转化为实际跨境支付场景,并通过优化流程降低企业操作门槛,推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场景跨境支付的实际落地,验证技术可行性,助力数字人民币国际化。

    记者注意到,年内支持政策频出,推动数字人民币在跨境领域的发展。

    5月份,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提出,推动跨境支付服务便利化。支持银行与非银行支付机构、清算机构合作依法合规开展跨境支付业务。稳步推动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建设。

    4月份,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提出,支持在沪数字人民币运营试点银行积极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探索创新特色场景。支持外汇交易中心为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提供外汇流动性管理及兑换服务。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鼓励金融机构探索使用数字人民币等新型支付方式开展跨境支付及参与多边央行数字桥建设,对金融机构而言是战略机遇,有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金融机构应主动加强顶层设计,成立专门工作小组,统筹推进跨境数字金融业务的机制建设,积极探索数字人民币在跨境领域的应用。

    田利辉认为,金融机构布局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是“技术筑基、制度破壁、场景赋能”三位一体的战略突围。未来数字人民币跨境生态将从试点迈向常态化,为全球贸易数字化提供中国标准。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