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昌校宇 方凌晨
近日,由北京基金业协会主办的“未来可持续投资”产融私享会机器人专场活动在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松延动力顺利举办。来自英诺天使基金、国新基金、国寿投资等多家投资机构的代表,以及中科动力、北京软体机器人、极态AI等企业界人士齐聚一堂,围绕“机器人+AI如何重构新质生产力”这一主题展开深度交流。
北京基金业协会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靳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作为系列品牌活动之一,本次机器人专场组织投资机构与机器人企业、下游应用场景企业深度互动,实地了解智能制造新趋势,探讨‘AI+机器人’产业链的核心技术、典型应用与资本机会,推动产投深度对接。”

北京基金业协会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靳苗 北京基金业协会供图
当前,随着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机器人技术已成为重塑制造体系、推动服务升级、构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我国已连续十年成为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机器人+”行动持续深化,应用场景加速下沉,资本关注重回高点。与此同时,AI、传感器、新材料等底层技术突破,也不断扩展机器人的创新边界。
松延动力作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代表性企业,专注于人形机器人研发与制造。该公司成立于2023年9月份,核心创始人员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多所知名院校,致力于通用人工智能本体、机器人仿生以及具身操作系统等多个方向的研发。
活动伊始,参会人员在松延动力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参观了机器人样机,并进行了现场互动。松延动力研发的N2机器人在今年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中表现突出,在业内热度骤增乃至“出圈”。在互动现场,N2机器人展示了翻跟头等“绝活”,引得参观者连连称赞。
在交流环节,松延动力创始人姜哲源以《强化学习》为主题,系统介绍了强化学习的基本概念、范式以及目前机器人在深度学习的相关情况等。

松延动力创始人姜哲源 北京基金业协会供图
英诺天使基金管理合伙人祝晓成分享了其对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观察。他表示:“自2013年成立以来,英诺天使基金持续关注并投资机器人产业,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传统的机器人到现在的具身智能,从工业机器人到服务机器人,从轮式、四足到双足,以及机器人产业链,有着全面和持续的布局。机器人的未来必将走向高度智能化,而距离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值得投资人长期关注和推动。我们积极支持像松延动力这样的优秀企业,一起迎接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未来。”

英诺天使基金管理合伙人祝晓成 北京基金业协会供图
在随后的交流中,多位投资机构和企业代表分别从投资逻辑、创业实践等角度出发,对机器人行业现状与未来趋势进行了热烈讨论,为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与资本链深度融合建言献策。
(编辑 乔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