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宁
8月29日,截至记者发稿,已有25家期货公司上半年经营情况揭晓。Wind资讯数据显示,25家期货公司上半年合计实现净利润10.68亿元,其中有19家公司实现盈利,6家亏损。同时,在实现盈利的期货公司中,有5家净利润超过1亿元。
多位受访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上半年期货公司整体经营来看,部分头部公司依托国际化业务和自有资金投资等,实现了较明显增收。展望下半年,基于市场交投情绪持续偏高等因素预期,期货公司全年经营仍将维持向好态势。
5家公司跻身“亿元俱乐部”
数据显示,上半年在实现盈利的19家期货公司中,仅有5家净利润超过1亿元,分别是南华期货、瑞达期货、永安期货、中粮期货和浙商期货,其中永安期货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有所下降。同时,另有8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保持在1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但长江期货和格林大华期货等3家公司净利润同比也呈现下滑态势。此外,还有6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在1000万元以下。整体来看,在上半年实现盈利的19家期货公司中,有9家净利润同比下滑。
上半年部分期货公司净利润同比走高,尤其是部分头部公司盈利能力表现偏强,或在于其国际化业务表现较好。例如,南华期货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继续完善客户利用境内外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的服务体系,加快全球化布局;报告期内,境外经纪业务客户权益总规模为177.68亿港元,境外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33.76亿港元,同比分别增长32.25%、30.1%。
中粮期货副总经理杨英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些年,期货公司海外业务增长快速,中粮期货也牢牢抓住了国际化业务机遇,在中国香港设立的子公司实现高速发展。“公司海外业务以产业客户为主导,主要服务中粮集团相关产业客户,以及‘走出去’的中资企业,满足其境外套期保值需求。同时,也有部分机构交易者和个人客户参与期货、证券等业务,实现子公司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在杨英辉看来,做强海外业务对期货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拓展海外市场,可以缓解“内卷式”竞争;其次,有利于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和服务水平。海外业务要求期货公司在系统建设、人才储备、合规管理等方面全面提升,倒逼期货公司加强专业化能力建设,从“通道服务”向“综合解决方案”转型,进而提升整个行业的综合服务水平。
五矿期货营销管理总部负责人唐凌对记者补充表示,上半年实现盈利的期货公司,主要盈利增长点集中在境外业务、场外业务和投资业务等三方面,其中境外业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从整体表现来看,期货行业头部特征或会更加明显,期货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会更加突出差异化和特色化竞争,同时期货公司的治理能力也有待提高。
下半年仍持乐观预期
今年上半年,期货行业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也经历着深刻的业务结构调整和竞争格局重塑,虽然部分头部公司通过综合金融服务构建壁垒,依托国际化业务和资管业务等实现较明显突破,但多数中小机构在细分领域形成的竞争优势尚不明显,生存状态较为堪忧。整体来看,期货行业强者恒强、头部特征仍比较突出。
数据显示,上半年苏豪弘业期货、江海汇鑫期货、上海大陆期货、紫金天风期货、国盛期货和华龙期货等6家公司经营亏损,其中国盛期货和华龙期货亏损更是超过1000万元。
业内人士表示,部分中小型期货公司上半年亏损是行业发展深度调整的表现,倒逼期货公司从“通道服务”向“价值创造”转型。未来,具备产业服务能力、技术创新实力与特色化经营模式的公司将脱颖而出,而依赖传统经纪业务的公司可能会被淘汰。
安粮期货经营发展部总经理柳瑞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未来期货公司发展将呈现几方面特征:一是头部效应持续强化。头部期货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优势会愈发突出,例如在国际化业务布局、多元化业务拓展以及科技赋能应用等方面,头部公司将更具韧性,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政策调整,强者恒强的格局将进一步巩固。二是差异化竞争优势突出。面对行业竞争压力,中小型期货公司将加速探索“特色化生存路径”,如聚焦细分领域、深耕农产品、能源化工等单一产业链,提供垂直化、精细化服务。
虽然上半年经营表现较为分化,但多位受访人士对下半年持以乐观预期。唐凌认为,下半年期货市场交投情绪仍会偏高,各品种将呈现出明显机会,趋势性行情可期,期货公司只需在擅长的产业抓住机会,盈利能力必然会有所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