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金融机构 > 信托 > 正文

地方AMC持续扩容 房企股东频现身

2020-06-17 00:00  来源: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张玉洁 戴安琪

    近年来,主营不良资产处置的资产管理公司(AMC)尤其是地方AMC扩容一直是趋势。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了解到,目前有多地地方国有企业正在筹划牵头成立地方AMC。值得注意的是,房企一直对参股地方AMC抱有很高的兴趣,自2017年房企首次出现在地方AMC的股东名单中以来,目前已经有多家房企入股地方AMC。

    多家房企已入驻AMC

    近日,湖南省第二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长沙湘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湘江资管”)在湖南正式授牌。据天眼查信息显示,湘江资管三大股东之一的长沙南润投资公司也是秀龙地产的控股股东。这并非第一例房企参股地方AMC案例。

    目前可以查到的较早房企入股AMC的案例集中出现在2017年。2017年8月16日,招商局、中国平安等共同出资设立了深圳市招商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30亿元;同年,河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也迎来其地产公司股东——建业地产。

    房企纷纷入局地方AMC与近年来地方AMC扩容的机遇息息相关。原银监会曾原则明确各省市政府只可设立或授权一家地方AMC,参与当地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业务。2016年8月,原银监会允许确有意愿的省级人民政府增设一家地方AMC,此后地方AMC扩容速度明显加快。部分省份的AMC规模已超千亿,跃升为区域大型金融机构,发展成为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主力军。

    目前也有个别省份拥有3家AMC。这就为地方AMC扩容提供了空间。AMC行业区域竞争呈加剧之势,引入拥有资产规模优势同时资金需求量大的知名房企自然就成为地方AMC发展的策略之一。

    这一趋势目前仍在持续。今年4月,深圳国资委联手万科等共同设立了深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深圳资产”)。市场人士认为,万科或意在通过参与国企“混改”,加速轻资产转型。万科此举可以将一些具有国资背景的资产包收归旗下,拓宽公司业务范围及扩张路径。不良资产处置业务也可以让万科的轻资产转型进入新的航道。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不少房企现金流吃紧,公司内部不良资产持续增加,收并购的机会随之增加,通过参与国企混改在收并购领域持续发力,有利于万科多元化业务的发展。

    融资并购两相宜

    业内人士认为,房地产业是不良资产中占比最大、流通性最好的资产类目。本来就是全国性和地方性AMC中最重要的业务组成部分。

    中国信达2019年年报显示,该公司2019年收购重组类不良资产中,房地产业收购金额为979.74亿元,占比为49.3%。中国华融2019年年报亦显示,其房地产业收购金额占收购重组类不良债权资产总额的51.3%。

    某不良资产行业研究员认为,此时房企参股AMC可谓一拍即合。房企可以借助AMC处理不良资产背后的复杂信贷问题,在“拿地难、拿地贵”的现状下,开拓资源,一方面可以丰富融资渠道,另一方面可以在地产类不良资产处置中获得先机,可谓融资、并购两相宜。而从AMC的角度来看,大房企入局AMC的业绩报表也更加靓丽。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认为,对于地方AMC来说,房地产企业,尤其存在较大融资困难的中小房企业,是一个较为庞大的资金需求市场。

    实际上,收益率较高的地产类信贷业务,是地方AMC开展类信贷业务的重要领域。记者通过查询公开信息了解到,山东、湖北、陕西等多省份的地方AMC公司均向地产企业开展过信贷业务。

    除了中小房企外,近年来也不乏知名大型房企从地方AMC获得大额贷款的案例。不过从今年一季度以来,债券市场对房企融资有所放松,大型房企尤其是国资控股房企债券融资成本骤降,甚至部分品种发行票息率不足3%。因此,预计今年地方AMC地产类信贷业务的业务主体将以中小房企为主。

    另一个机遇则是在并购。前述不良资产行业研究员认为,当前,一批中小房企的烂尾项目比比皆是。AMC作为处置主体,可能并无太多重组盘活经验,以至于房地产类不良资产没有实现利益最大化。通过并购这类轻资产运营方式增加项目储备,已经是近年来如融创等房企扩大项目储备的主要方式。

    一位信托行业人士指出,一般来说,地产项目的风险是流动性风险,而非抵押物风险。因此,通过并购增加项目储备,有时成本会显著低于公开市场拿地。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