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宏
10月24日晚间,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公布了证券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执业质量情况评价结果,通过对投行、经纪、做市、研究等业务维度展开评分,全面客观地反映券商在北交所、新三板市场的业务开展情况。
从行业格局来看,第三季度,多家中小券商“黑马”排名实现大幅跃升,主要得益于北交所保荐业务、发行并购业务等领域的突破。同时,当前中小券商正围绕北交所、新三板业务中的细分赛道深度发力,着力打造差异化业务优势。
多家中小券商排名跃升
执业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专业质量得分和合规质量扣分,再加上基础分100分,最终以合计分值进行排名。从评价结果来看,第三季度,共有103家券商参与评价。其中,国金证券以138.82分夺得榜首,取代了上季度的榜首申万宏源;紧随其后的是东北证券,138.19分;华泰证券、开源证券、平安证券分别为136.63分、132.27分、130.27分。
与上个季度相比,第三季度的榜单发生了鲜明的变化,前十名席位的变化尤为显著,其中6个席位均发生了更替,多家中小券商排名实现大幅跃升。具体来看,国金证券从上季度的第13名跃升至第1名,东北证券从上季度的第29名上升至第2名,浙商证券从上季度的第65名升至第6名,民生证券从上季度的第97名升至第7名。
专业质量得分是衡量券商业务水准的直观标尺。这方面,国金证券以50.82分的专业质量得分遥遥领先,其次是38.19分的东北证券,华泰证券、开源证券、平安证券得分也均超30分。
细分业务赛道的得分则显露出各家券商差异化的业务优势和发力重点。具体来看,北交所保荐业务方面,国金证券、东北证券均获16分,并列第一;北交所发行并购业务和全国股转系统做市业务方面,得分最高的均为东北证券;北交所做市业务得分最高的为中信证券;全国股转系统推荐挂牌业务得分最高的为国金证券;全国股转系统发行并购业务得分最高的为申万宏源;研究业务、全国股转系统持续督导业务得分最高的均为开源证券;经纪业务得分最高的为东方财富。
上述多家中小券商“黑马”排名实现显著跃升,主要得益于哪些业务突破?据记者梳理,与上季度相比,国金证券的北交所保荐业务和发行并购业务分别升至16分和10.38分,全国股转系统推荐挂牌业务得分由2.5分升至10分;东北证券、浙商证券、民生证券得分增长较为显著的领域也均集中在北交所保荐业务和发行并购业务。
深化差异化布局
当前,各家券商正积极布局北交所、新三板业务,锚定细分赛道进行深耕,以构筑差异化优势。
为抢抓市场机遇,券商正积极申请各项北交所业务资格。例如,9月18日,渤海证券上市证券做市交易(限于北交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资格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年内,上海证券也获批上市证券做市交易(限于北交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资格。同时,国联民生、红塔证券等多家券商正持续推进相关业务资格的申请。
“为避免同质化竞争带来的压力,当前,中小券商正逐渐转向差异化战略发展路径。”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行业实践来看,多家中小券商正凭借自身资源禀赋与大力度的投入,在做市、研究等细分领域构建起独特的业务“护城河”,此举不仅有助于避免与头部机构展开同质化竞争带来的消耗,而且客观上有助于推动形成多层次、错位发展的行业新生态。
在发展战略方面,各家券商也纷纷披露最新规划。例如,东北证券投行业务持续聚焦中小企业,重点拓展“TMT、化工新材料、先进制造业”三大重点行业链条,积极推进北交所项目申报工作,持续构建品牌影响力。国金证券也表示,将把握北交所高质量扩容的契机,坚持“服务早、服务小、服务硬科技”的定位,持续扩大北交所公开发行项目储备,加快新三板客户的培养和转化,进一步提升北交所公开发行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和项目质量。
“北交所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态势正为券商带来结构性业务机遇。”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郑志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更多券商加码布局北交所,行业机构的比拼将进一步从业务规模、牌照转向服务特色和深度。券商应重点做好价值发现工作,加大优质项目储备力度,持续提高执业质量,同时强化做市、研究等方面业务能力,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