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冷翠华)11月7日,在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与中国财险2025投资者开放日上,中国人保副董事长、总裁赵鹏提出,要深耕经济社会保障需求,加快推动非车险高质量发展。
赵鹏表示,加快非车险高质量发展,中国人保有使命、有责任。非车险是保险行业发挥“两器”功能、服务国家发展全局的重点领域,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保障需求,中国人保作为金融央企,将更加深度发挥功能作用,紧紧围绕国家“十五五”规划部署,在做精做强、全面巩固车险优势的同时,积极在服务大局、顺应趋势中加快推动非车险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国人保集团增长第二曲线,更加全面深入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中国式现代化大局。赵鹏认为,非车险业务将成为中国人保“十五五”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的保费和盈利增长点。
“加快非车险高质量发展,我们有优势、有条件。”赵鹏表示,长期以来,中国人保在非车险领域,已经培育形成了行业领先的核心竞争力,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发展亮点。例如,中国人保在财险非车险领域,打造了精准的快速定报价能力、全域的渠道拓客能力、严谨的核保作业能力、专业的理赔服务能力、强大的再保支持能力、前沿的风险减量服务能力等六大核心能力;在开拓海外市场方面,中国人保围绕服务中国品牌、技术、企业走出去,形成了一整套包含集中核保、协同展业、高效联动、全球服务的成熟运营流程,海外利益业务已经覆盖全球138个国家及地区,提供风险保障1.7万亿元;在发展互联网健康险方面,做到了始终引领行业、保持先发优势,近八年保费复合年增长率46.8%。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长期主义,以专业化、数字化、融合化为抓手,全面强化人保集团非车险核心竞争力,以非车险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赵鹏表示。具体来看,中国人保将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坚持深耕“专业化”建设。他表示,目前,保险业行业竞争模式已经发生范式变化,随着利率下行、“报行合一”等环境与监管因素的转变,我国保险市场将进一步向成熟市场演进,竞争成败将取决于定价、风控、减量服务等专业化能力的高低,中国人保将以此次开放日为契机,深耕非车险领域风险特征与需求变化,成为比客户更了解自身风险的“专家”。二是坚持拥抱“数字化”趋势。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正在改变所有行业的商业模式和发展生态,非车险经营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重塑。中国人保将进一步推动非车险经营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使公司的运营效率更高、客户体验更优、服务能力更强。三是坚持强化“协同化”模式,包括中国人保集团内部各业务单元的有效协同,以及中国人保与外部合作伙伴的深度协同。
(编辑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