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施露
当前,在“新基建”等一系列政策的指引下,我国有望率先实现5G网络的全面商用,并借此加速推进金融保险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5月20日,众安保险常务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王敏在“5G新基建保险智能化”主题分享会上提出:“5G重新定义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保险行业也将被重新定义,步入新的增长曲线。另一方面,5G时代实时、精确、客观的数据将提升保险过程中的风险防控,帮助我们挖掘新的保险需求及回应需求,推动保险普惠下沉。”
活动现场,众安金融科技研究院发布新书《5G+金融保险的新基建时代》,探索5G网络有望为金融及保险业的发展带来的更多可能性。
王敏表示,从静态的历史数据到动态的实时数据,数据的进步推动着各行各业在智能化的道路上高速前行,对以风险管控为核心的金融保险业来说,数据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在促进风险防范的连续性、监控的及时性以及提升用户的交互体验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
从风险防范来看,使用5G实时数据能够提高金融保险企业风险管理的效率,降低风险管理的成本,实现对风险的“实时预警”和预测,将风险管控前置。运用实时大数据,金融机构还能防范对历史数据的逆选择与道德风险等投机行为,降低不必要损失。
信息技术的更新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人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互过程,对于保险而言,5G技术的红利也将带来信息传递及交互形式的变迁。
对此,王敏指出:“基于实时数据的分析将提升保险过程中的风险防控,以主动风险服务的方式构建与用户间的链接,打破保险业‘弱链接’、‘被动服务’的属性,将提升保险用户的获得感及安全感,凸显行业经济价值。”
随着5G技术的发展,保险公司可以构建自营渠道,开辟各种新的场景,将从一个依赖渠道的销售者,变为渠道的分发者,在未来的发展中掌握主动权。
基于实时数据和全方位的客户画像与信用分析,保险公司还能够真正实现个性化的风险定价。
王敏认为,在数字化时代,保险服务将能化被动为主动。借助精准化运营、个性化的产品、优质用户体验,保险公司能够主动满足用户“量身定做”和“情感共鸣”的需求,在同质化竞争中提升附加价值。
(编辑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