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向杲
保监会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月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9483.29亿元,同比增长14.34%。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从保费排名来看,2017年前11月,人保、平安财、太保财位列前三,市场份额依次为33.3%、20.4%、9.9%;国寿财险、中华联合、大地财险、阳光财险、太平财险、出口信用、天安均进入前十。
从大类险种来看,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8813.07亿元,同比增长13.38%;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0644.14亿元,同比增长24.69%;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4105.54亿元,同比增长6.87%;意外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834.83亿元,同比增长20.41%。总体来看,产险业务增幅不及寿险与意外险,但超过健康险。
具体来看,产险业务中交强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655.01亿元,同比增长9.56%;农业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452.49亿元,同比增长15.88%。

从保费增幅来看,有几家成立不久的新财险公司均出现百倍的增速,增幅最快的几家险企分别为珠峰财险、前海联合、海峡金桥、安心财险等。

券商研究机构认为,未来来看由于二次商车费改的持续推进,车险保费收入增速将会继续有下降趋势。2018年预计车险费用率趋稳赔付率下降趋缓。近两年经营状况的改善主要受益于赔付率的下降。2016年车险综合赔付率为57.89%,同比下降了2.45个百分点。而二次费改以后由于保费折扣加大,收入下降导致赔付率下降趋缓;保监会去年7月份下发的174号文加强了车险费用管理,监管下费用管控的加强使得费用率上升趋势减缓。各家险企也会积极通过客户分类筛选以及加强核心渠道的掌控等方式来降低综合成本率。
此外,与国民生计和宏观经济相关的如企财险、货运险、农险和责任保险等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农业集约化和产业化以及持续的税收优惠政策为农险提供发展空间,各类保险公司也关注到细分领域的机会,积极进行业务布局。互联网保险公司均在细分领域开展特色险种,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预计2018年产险细分险种增长将更为抢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