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金融机构 > 互联网金融 > 正文

各方纵论“区块链与信用” 为区块链应用献计献策

2019-12-19 15:53  来源:证券日报网 张歆

    本报记者 张歆

    近日,“BAC2019区块链应用大会”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举行。来自区块链及金融领域的众多知名专家以及政府人士、高校学者齐聚一堂,聚焦“区块链与信用”,共同探讨区块链对社会信用体系的影响和应用前景。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陈煜波在致词中指出,“区块链行业未来前景光明。在未来的几年内,清华经管学院将展开一系列关于中国社会信用体系领域的合作,包括课题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各种高端论坛等。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参与,凝聚集体智慧,为区块链的应用献计献策,产生更多的合作。”

    原银监会党校副校长、中国银监会培训中心主任、中国银保监会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正局级监事陈伟刚围绕区块链的政策导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演讲。在陈伟钢看来,当前区块链受到从上到下前所未有的重视有着技术革命抢滩、货币革命抢滩以及管理革命抢滩三方面的逻辑原因。他认为,区块链是网络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它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诚信保证问题,体现了互联网的诚信价值。区块链作为一种最新型的生产关系,其长远发展还需克服来自认知、基础设施、技术、法律和应用等五方面的屏障。

    上交所原总工程师、中国计算机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顾问白硕在题为《后数字法币时代的区块链业态》的演讲中表示,区块链技术是后数字时代的出路,其核心应用是支付汇兑。在白硕看来,法定数字货币一旦推出,影响无疑是深远的——可有效控制假币,在反洗钱和外汇管制方面将更加有效,并可以比纸币更高效地执行货币政策,还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

    中财区块链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元林对区块链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在对版权或知识产权类数据确权认证时,可将数据准确标识在区块链上。未来,在区块链平台进行功能性操作、价值转移和权属认证时,亦会带来极大便利。张元林表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能会颠覆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众多行业的生产关系,由此产生经济动能可以推动整个行业生态的自由运转,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

    赛迪区块链研究院院长刘权发表了题为《区块链的特点及应用前景分析》的演讲。他认为区块链是创造信任的基础设施,通过技术手段对权益进行保证。区块链天生具有创新基因且自带生态属性。未来,区块链和任何行业进行融合都会为其带来颠覆式创新。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已到了4.0阶段,用算法跑路代替了数据跑路和信息跑路。在刘权看来,未来,区块链技术将在电子政务领域出现爆发式应用,下一个BAT级的企业将出现于分享经济领域。

    在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何平主持的圆桌讨论环节中,恒远飞讯科技公司总经理高波,芯际科技CEO戴卫国,纸贵科技CTO陈昌,紫金诚CEO、中青信用CEO、北京信用协会团体标准化专家委员史延莹和亚信数据董事、副总裁沈丹婷围绕区块链技术如何产生信用、如何避免程序漏洞以及区块链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会上,清华经管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和恒远飞讯共同启动了信用金融课题的合作仪式。此外,清华经管学院区块链金融研究中心还与纸贵科技共同发布了《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报告》。

(编辑 孙倩)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