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金融机构 > 银行 > 正文

有信心!这家万亿级银行的松弛感源于这些机遇……

2025-03-29 10:34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杨洁

    3月28日晚,农业银行召开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农业银行行长王志恒,农业银行副行长林立、刘洪、王文进、孟范君等出席,发布会由农业银行董事会秘书刘清主持。

    “2024年,农业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守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的主责主业,持续优化经营管理策略,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王志恒表示。截至2024年末,农行资产总额43.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4%。

    经营效益稳健增长的同时,农业银行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较为亮眼。2024年,农业银行A股、H股股价较上年末分别增长55%、58%。截至最新收盘,总市值为1.78万亿元。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10股派发人民币1.255元(含税),派息总额约为人民币439.23亿元(含税)。

    如何看待今年营收和利润增速的持续性?如何看待银行业净息差趋势?在存款定期化趋势延续背景下,如何优化负债结构?发布会现场,管理层围绕上述话题进行回应。

    

    (图为农业银行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现场摄影/杨洁)

    “有信心保持盈利的持续增长”

    2024年,农业银行优化信贷结构,强化量价平衡,深挖非息收入潜力,有效控制风险成本,营收和利润增速领跑同业。

    展望2025年,王志恒表示:“有信心保持盈利的持续增长”。农业银行将持续把握经济增长的机遇,把握好乡村振兴、发展新质生产力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绿色低碳转型、提振消费等战略机遇,加大业务拓展的力度,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农业银行还将进一步强化量价协同,努力拓展利息净收入。将在保持生息资产总量合理增长的基础上,持续优化生息资产结构,提升资产边际收益率,同时把握好存款自律机制实施的契机,进一步夯实存款发展的基础。通过加强量价两端的动态协同,努力保持净利息收入总体稳定。

    此外,王志恒表示,农业银行将强化综合研判,通过加强精细化管理和服务创新,提升中收业务的价值贡献。持续强化风险管控,做好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控制好风险成本,为盈利的稳健增长和中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银行业净息差仍然承压

    银行业净息差是市场颇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对于2025年银行业净息差趋势,刘清在回答《证券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从宏观层面来看,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但是外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也在加深,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也面临一定的挑战。预计2025年银行业的净息差仍然是一个承压的趋势。农业银行的净息差变动也与行业趋势基本一致。

    刘清表示,受2024年存量房贷利率下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调整等因素影响,资产端贷款收益率面临下行压力。但另一方面,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机制效能不断释放,存款付息率也有下行空间。同时,同业负债利率的下降,也推动负债端付息率下降。

    “金融与经济是共生共荣的关系。”刘清表示,银行的净息差是商业银行主动让利实体经济、自身稳健发展以及商业可持续等方面进行综合平衡的结果。相信随着经济的逐步回升向好,银行净息差也会维持企稳态势。

    持续优化负债结构做好四个“着力”

    2024年7月份、10月份,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主要商业银行两次下调存款利率,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不断完善。林立表示,去年存款利率下调的成效将会在今年持续释放。同时,非银同业存款利率纳入自律管理后,同业市场利率整体下行,有利于降低同业负债成本的压力。此外,去年发达经济体陆续开启了降息周期,外币的负债付息率水平有所下降。因此,预计2025年银行负债成本将有一定程度下降。

    林立表示,在利率相对较低的阶段,存款久期拉长,有利于控制存款成本的全周期管理,这种变化背后也能反映出金融市场发展与居民理财行为的变化。今年随着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居民信心的有效提升,将有利于银行负债期限结构进一步调整向好。

    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农业银行将持续优化全行的负债结构,保障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供给。林立表示,将重点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着力抓好建设,努力扩大客户规模,优化客户结构,提升客户感受,通过优质的产品和高效便捷的综合金融服务,增强客户的黏性;二是着力稳固核心竞争优势,进一步加大乡村振兴和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工作力度,持续巩固农行现有业务和零售业务的比较优势;三是着力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客户分层、分群经营能力,不断提高存款产品和服务的适配性,稳定低成本资金来源;四是着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数字化乡村建设工程,丰富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带动存款业务高质量发展。

    

(编辑 上官梦露)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