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雨瑶
9月5日至8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在重庆举办。
本次智博会以“人工智能+”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主题,设置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数字城市、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智能家居五大专业板块,展示超过3000项前沿创新产品与技术,成为洞察全球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
智能应用成果涌现
“本届智博会的亮点在于,其非常注重技术应用场景,而不是单单聚焦技术。”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步入赛力斯智能制造展区,从问界、蓝电、瑞驰等多款新能源汽车产品,到“产业大脑+超级工厂”,再到智慧无人物流,以及集中亮相的19家产业链生态伙伴,赛力斯全方位展示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成果,成为“中国智造”的一个生动注脚。
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力斯”)董事长张兴海表示,AI技术革命正重塑汽车产业根基、重构价值边界,赛力斯正通过AI融合创新,在生产、质量、供应链、服务等多环节开展积极的实践与探索。
记者从赛力斯产业链伙伴展区了解到,不少高端供应链集聚赛力斯超级工厂(龙兴),通过“厂中厂”的创新模式,实现本地化同步生产和供应,有效提升双方的协同效率。
智能机器人也是本届智博会的一大亮点。随着机器人产业的加速发展,其应用场景也在极速拓展。记者在智能机器人展馆看到,一台四足机器狗行动敏捷,吸引了众多参展者与其热情互动;另一台灵活的智能物流分拣机器人,通过集成数据驱动的AI视觉技术与机器人控制,可以实现精准的物体检测、稳健的任务规划以及自动化流程,极大地提高了包裹的分拣效率。
现场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也会越来越多。同时,成本会进一步降低。智能化将是未来机器人企业比拼的重点。
“本届智博会以实用性、高频应用场景为展示重点,提供了很多具备实际应用价值的场景创意,对AI+、新兴产业发展以及技术与产业融合,有很好的启发和推动作用。”盘和林说。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智能化对于汽车、机器人、低空经济等产业而言,可带来三重跃迁:产品形态从机械走向智能体;商业模式从卖设备走向卖服务;竞争维度从单机制造成本走向算法和数据闭环。
重庆加速产业升级
与此同时,本届智博会也为重庆这片产业热土播下了未来的“创新火种”。
放眼展会现场的各个专区,带有重庆的元素随处可见。彩虹—9中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梁平1号卫星”模型、纵横昆仑复合翼无人机……本届智博会上,重庆市梁平区(以下简称“梁平区”)凭借一座“低空之城”的主题展厅,占据了低空经济馆的C位,吸引了众多观众。
近年来,梁平区加快打造“西部低空之城”,通过产业转型和项目集聚,探索从“农业大区”到“低空之城”的产业转型。
目前,梁平区已形成涵盖无人机研发、制造、物流等领域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汽车产业是重庆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重庆锚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加快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逐步形成“总部型研发+整车制造+核心配套+汽车批售+应用场景”的全链条发展格局。
同时,重庆还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基础。依托“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重庆将智能制造作为核心引擎,持续扩大产业规模,实现降本增效,增强发展新动能,迈向全球高端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