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僖
9月20日,第三届大明湖论坛暨山东省社科联社会组织系列学术活动在山东济南成功举办。本届大明湖论坛以“现代金融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化视域下现代金融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和重点产业链优化升级的路径模式。活动中,来自政府部门、高校院所、企业界等200余人进行了分享研讨。
现代金融赋能产业绿色升级
当前,山东省正处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有着“传统优势”的山东省实现突破和转型的路径有哪些?现代金融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山东省发改委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许竹升提出,山东省的主攻领域和突破路径包括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生态保护样板区、协调发展引领区、改革开放新高地、共同富裕新范例、安全和谐示范省等。
对于现代金融如何赋能上述建设,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副行长、山东省金融学会常务副会长王京辉表示,一是要聚焦增进良好生态环境这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持续加大绿色贷款投放力度,二是要完善部门协同联动机制,用足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三是要擦亮区域金融改革试验区“金字招牌”。
提及山东(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建设成果,济南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贾洪斐表示,获批建设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以来,济南市经过近两年的改革实践,全力打造了多层次、专业化、特色化的科创金融体系,“科创+金融+产业”的融合逐步走向纵深。截至2023年6月末,全市科创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621.7亿元,同比增长34.3%,较2021年末增长47.6%,科创企业获贷率达到40.6%,科创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0.45个百分点,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居山东省首位。
根据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的首期中国城市科创金融指数,济南市科创金融综合景气度在参评的36个国内金融中心城市中排名第10位,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带来的政策红利效应和预期引导效应得到充分显现,也为济南市吸引来了更多的产业投资。
以论坛承办方源创多盈投资集团为例,近年来济南市的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激光产业等硬科技产业快速增长,源创多盈集团围绕着上述硬科技产业深入挖掘和服务优质企业,先后投资了超过30家优质科创企业,投资金额超过12亿元,参与投资和培育了7家上市公司,以金融投资的方式为济南的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上市公司应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在山东省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上市公司作为“排头兵”和“先锋队”,理应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富有地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资本市场“山东板块”。
本届大明湖论坛上,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中英表示,利用资本市场,培育做强上市公司,促进实体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山东建设现代化强省的重要抓手和迫切需求。
张中英建议,山东省应完善激励上市政策供给体系,全面优化上市公司板块结构。其中,应抢抓全面注册制改革机遇,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独角兽”“隐形冠军”“瞪羚”等企业上市发展;针对沪市、深市、北交所等资本市场的差异化要求和特色,夯实分层次、分行业、分梯队的上市后备资源库;积极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壮大民营上市企业规模,打造“参天大树”与“灌木丛”联动发展、互利共赢的良好生态;加强一流上市企业建设,深化产业建圈强链,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融合发展,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此外,她还建议山东省应积极开拓多层次的碳金融市场,争取碳排放交易国家级试点;明晰绿色金融识别标准规范,用足用好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资本市场工具。同时,应加强顶层设计,积极开展ESG信息披露制度建设试点,深度释放ESG的乘数效应;抓住碳达峰前的机遇期,用好ESG等方法手段,为未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拓展新空间。
(编辑 何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