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月15日,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海苏河湾峰会上致辞时指出,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银保监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银行业保险业资管业务在总体平稳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了回归本源、结构优化、提质增效的良好改革效果。
在谈及银行业保险业资管业务近年来取得的发展成果时,曹宇表示,一是过渡期整改业务基本完成。经过各方共同努力,银行业保险业已于2021年底基本完成资管业务过渡期整改任务,总体符合预期。截至2021年末,保本理财、不合规短期理财产品实现清零,绝大部分银行如期完成理财存量整改任务,特别是中小银行已按时完成整改工作,为银行理财业务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保险资管产品基本实现净值化转型,产品投资运作进一步规范。融资类信托占比不断下降,通道业务大幅压降,不合规信托项目累计压降超过80%。一些复杂嵌套、池化运作等高风险业务得到整治清理,资金空转、脱实向虚情况得到根本扭转。
二是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银保监会持续推动银行业保险业资管机构提升资金配置能力、拓展投资领域、缩短投资链条,更加精准高效支持实体经济。截至2021年11月末,银行保险机构资管产品直接配置到实体经济的资金近40万亿元,约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13%。理财、保险资管、信托资金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投资股票、债券规模超过27万亿元,为资本市场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三是居民财富管理需求进一步满足。银保监会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引导金融服务创新。银行业保险业资管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期限结构日趋多样,机构体系更加完善,覆盖投资者数量持续增长,努力为投资者实现更稳定的财产性收入。截至2021年末,存续银行理财产品3.63万只,投资者数量达到了8130万,全年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近1万亿元。
四是监管能力建设持续强化。银保监会持续推动同类资管产品统一监管标准,先后发布10多项制度办法,建立健全产品发行、销售管理、投资运作、风险控制、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制度规则。
在谈及资管行业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时,曹宇认为,一是积极服务产业升级转型。银行业保险业资管产品期限长、规模大,要努力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专业性、效率性和灵活性,引导资金进入国民经济关键环节、核心领域。
二是不断强化养老保障。我国养老金融体系发育相对滞后,存在有效供给不足、覆盖面不广、长期投资能力不高、抗周期能力不强等问题。资管行业要充分发挥汇集中长期资金、灵活配置资产、穿越周期波动的功能作用,积极帮助城乡居民在整个生命周期管理财富,提升抵御风险能力。
三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拥有超过4亿人的中等收入群体。资管行业需要主动作为,发挥优势,助力城乡居民资产保值增值,增加财产性收入,将国民经济改革发展红利转化为可分享的投资收益,广泛惠及人民群众。(记者/袁元)
(编辑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