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潇
“未来物业服务定价权应该是客户所拥有的,物业企业要做的是与之匹配,并且做到诚信公开。公司将结合客户的需求,将毛利率调整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同时积极拓展市场,希望保持毛利的稳健合理增长。”8月27日,在碧桂园服务业绩会上,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徐彬淮向《证券日报》等媒体表示,未来三到五年,碧桂园服务将回归客户导向,走向合理的盈利空间。
8月27日,碧桂园服务发布的2025年中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1.9亿元,同比增长10.2%,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约15.7亿元,期末银行存款和结构性存款约164.7亿元,经营和现金流总体保持稳健。
与此同时,碧桂园服务也在持续压降关联交易,走向独立发展之路。业绩会上披露的信息显示,公司关联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从2018年的20.3%持续下降,2025年上半年降至1.1%的水平,已基本实现从传统地产依赖型模式向独立市场化运营的转型。
在压降关联交易的同时,上半年,碧桂园服务也在持续开拓第三方市场,签约面积达647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6%。其中,碧桂园服务近期已成立了专门的IFM业务集团,在综合设施管理(IFM)领域的拓展实现重点突破,已成功拓得包括中国中煤集团下属厂矿企业园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新校区及中国移动广东韶关及陕西省标段等IFM项目。
在增值服务方面,碧桂园多个细分赛道表现出色,包括酒类,充电桩,家居等板块呈现出两位数乃至三位数的增长,也颇受市场关注。公司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表示,未来这些服务板块都有望创造超过10亿元的收入。
以新能源业务为例,公司自营品牌“智享楼下充电”上半年,已累计在全国超5000个社区运营约60万个充电插座,累计注册用户数超550万,累计服务超1亿人次。据悉,公司正在加速布局外部市场,联动政府部门街道居委会为老旧小区提供充电设备升级、改善充电环境,助力城市更新。
对于市场关心的降价潮问题,公司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表示,当前物业费降价的呼声反映行业发展还不够规范的现状。近期国家关于扎实开展物业服务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的政策出台,对物业企业的诚信经营、合规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头部企业在规范经营、品牌重视、数字化能力投入等方面拥有更多的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大规模商用阶段,物业服务行业也正迎来变革,不少机构看好碧桂园服务的物业机器人相关业务,认为未来该行业有千亿元市场规模,在业绩会上,碧桂园服务管理层也对此进行了重点的回复。
公司管理层称,行业对机器人在未来的应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方向已产生共识,尤其是大模型的诞生,对物业机器人的应用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公司也在持续积累相关的数据,包括巡逻机器人,清洁机器人,陪伴型机器人都是非常有潜力的赛道。
据了解,碧桂园服务在科技领域持续投入,公司自主研发的“零号居民”清洁机器人已在其服务项目中投入使用近100台,并计划于年内实现在华南地区项目落地超1000台,进一步实现人机协同模式验证下的作业标准统一及效率的提升。
“AI一直是物业行业关注的重要方面,物业企业有落地机器人的场景,也可借助机器人提升作业效率。”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行业智能化转型趋势加快,碧桂园服务在物业机器人领域的先行一步,有望成为其打造差异化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物业行业虽然估值有所回升,但仍整体处于低位。碧桂园在今年一方面提升了年度的派息比例,另一方面,也将持续进行5亿元的股份回购。
在业绩会上,碧桂园服务执行总裁、首席财务官黄鹏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行业确实处于转型的阵痛期,也理解市场的担忧,但物业市场仍存在大量不可忽视的机会,人们对于生活服务的需求还远没有被满足,这都是公司可以拓宽的业务边界。未来,公司会持续巩固自身服务能力,促进内生增长,相信通过业绩的提升,会赢得资本市场认可,从而实现合理的估值。
(编辑 贺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