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地产频道 > 地产行业 > 正文

透视融创中期业绩:化债、交付、项目盘活三端发力 筑牢经营恢复根基

2025-08-27 10:35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讯 (记者陈潇)2025年是房地产的关键年,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频频释放稳楼市的积极信号,行业“止跌回稳”态势日渐清晰;另一方面,7月份70城新房房价仅6城上涨,市场仍然处在深度筑底期,信心修复需要时间,企业经营面临重要考验。

    行业承压,走在自救和恢复前列的房企,更有机会在行业恢复后率先走出困境。8月26日,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创”)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也显现出稳健扎实基本盘:公司上半年收入199.9亿元,净资产448.8亿元,总土储面积约1.24亿平方米;归母净亏损128.1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4.4%;有息负债2548.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26.1亿元,资本结构保持稳定。

    融创在化债、保交付、恢复经营层面均取得突破性成果,为行业注入了宝贵信心。下半年开始,随着融创公开债务重组全面完成、更多优质资产加速盘活,保交付基本收官,品牌公信力和市场口碑同步修复,公司也将加速从困难中走出来。

    境内外公开债务风险化解

    今年,行业风险出清日益加速,据不完全统计,已有60家出险房企公布了债务重组和破产重整的进展,解决债务问题成为企业走出来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区别于此前行业大多数房企普遍采用的境内债展期策略,融创在境内债的化解上,首次拿出了整体重组的创新方案,提供了现金要约收购、股票经济收益权兑付、以资抵债、留债展期四大“菜单式”选项,受到债权人欢迎。目前重组方案已进入落地执行阶段,预计将为融创削减近70%的境内公开债。

    融创的境外债重组方案,则采用的是全额债权转股权方式,彻底解决境外债风险,还未占用境内任何资金和资源,同步解决了股权结构和团队稳定问题,实现多方共赢。自重组方案公布,到顺利争取到超75%债权人支持,仅用时两个月的时间。

    在过去的三年多时间里,融创大力推进化债、降杠杆,有息负债逐年下降。今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融创有息负债为2548.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26.1亿元,较去年底减少约48.5亿元。而伴随着境内外债务重组的落地执行,高达数百亿的债务压力也将进一步被化解。

    “融创是房企解决债务风险的示范,用周全、有效的债务重组,彻底化解上市公司层面的债务风险,实现轻装上阵。融创还一定程度上助力了房企化债进程,2025年新公布的房企境外、境内债重组方案,基本都借鉴了融创模板。”一位不具名的证券分析师表示。

    保交付率先收官

    在地产的半年考中,保交付是另一项重要课题。数据显示,上半年55家房地产企业累计交付房屋超过50万套,企业交付量普遍下滑,行业集中交付高峰期过去,压力释缓之后,留存项目如何攻坚克难、品质提升,仍是一大考验。

    中期业绩报告显示,融创上半年在全国为1.49万户家庭交付品质新居,近三年多累计交付量达68.3万套。交付数据的背后,还有交付品质的持续提升,重庆长乐雅颂、西安揽月府、重庆望江府、武汉国博城等多个项目相继成为当地人居标杆。

    2025年是保交付的关键年头,融创计划冲刺超5万套交付,在年底基本完成保交付工作。“明年起交付的项目,基本是2022年后销售的新房,由于严格执行了预售资金封闭式管理,品质交付是有保障的。”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融创率先进入保交付收官,对稳定、提振市场信心也具有重要意义。

    保交付作为重建市场信心的关键枢纽,也为销售回暖奠定了基础。保交付战役收官后,融创将正式回归项目开发-销售-交付的正循环模式,对公司脱困形成关键支撑,加速回归正常经营发展轨道。

    筑牢经营恢复根基

    化债和交付两项重任的完成,给融创的经营恢复创造了重要的条件,同时融创的另一大核心优势——优质的土储,也为其彻底走出困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期业绩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融创连同其合联营公司的总土地储备面积约1.24亿平方米,权益土地储备面积约8624万平方米,大量分布在核心一二线城市,货值充裕且结构健康。

    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合同销售金额235.5亿元,在行业销售榜单中位列民企第三。在行业整体承压的大背景下,北京、上海两地壹号院项目脱颖而出,成为热销标杆,尤其上海壹号院累计销售额突破220亿元,目前稳居全国单盘销售冠军。

    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下半年融创还有望迎来多个项目推新,包括上海壹号院及上海外滩壹号院风貌别墅,以及天津梅江壹号院二期低密洋房,武汉桃花源合院与联排别墅等重磅产品将纷纷亮相。

    综合来看,在有效化解顶层债务压力同时,融创资产盘活、项目入市也正卓有成效推进,一系列利好也将助推融创尽快从这轮周期中走出来。

    另一端,融创物管、文旅业务板块也依托稳健运营,上半年合计收入超56亿元,占比提升至28.3%,为公司持续贡献稳定现金流。

    其中,融创服务板块上半年收入35.5亿元,归母净利润1.2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可用资金充沛为30.4亿元,在管规模达2.9亿平方米。市拓方面进一步深化,落地执行效果显现。

    随着国内文旅消费的迭代扩容,融创文旅亦在不断寻求新突破与增长点,融创乐园打造的梦回系列王牌IP演艺,逐步形成高辨识度与吸引力的内容护城河。正定热雪奇迹、崇左融创ins park、天拖·巷往1956等项目顺利开业迎客,为当地文旅消费注入新动能。

    债务风险化解、保交付兑现与经营恢复,是现阶段判断房企脱险最硬核的指标。三者共同构成了融创涅槃重生的原动力,确保公司率先脱离行业周期险境。融创成功勾勒出的破局路径,不仅为仍处转型阵痛期的其他同行提供了化险范本,更指明了行业复苏下房企韧性发展的方向。

(编辑 张明富)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