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地产频道 > 地产行业 > 正文

罕见!百强房企去年业绩负增长 逾8成房企未完成年度销售目标 新年压力仍大?

2022-01-04 06:02  来源:证券时报

    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企销售增速持续放缓,市场降温明显,全年来看,百强房企业绩罕见出现负增长,整体的目标完成情况也远不及历史同期,逾8成房企未完成年度销售目标。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预期的市场底尚未真正到来,短期内房地产市场仍难言乐观,全国商品房销售规模将步入无增长时代。预计2022年全年仍会有一定规模的房企面临负增长困境。

    规模房企销售增速罕见负增长

    克而瑞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2月,TOP100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9940.1亿元,单月业绩同比降低35.2%,较11月环比增长32.4%。从累计业绩来看,年内百强房企累计业绩增速持续放缓,截至2021年12月末累计销售操盘金额较2020年同比降低3.5%,规模房企销售增速罕见出现负增长。

    2021年,百强房企整体表现不及去年同期。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截至12月末近4成百强房企累计业绩同比降低,销售规模负增长的企业数量较2020年有明显提升。单月业绩来看,12月逾8成百强房企单月业绩同比降低,其中逾6成房企同比降幅大于30%,20家房企单月业绩同环比双降。

    中指研究院指出,近几年,在严格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下,行业发展规模逐渐趋稳,百亿企业业绩增长也逐步放缓。随着行业逻辑逐渐转变,高质量发展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从数据来看,2021年百亿企业销售额平均增速为4.2%,远低于2017年的36.9%,行业进入降速求稳通道特征明显。

    中指研究院统计,除300亿-500亿阵营企业增速较高,其余各阵营企业增速同比均有所放缓。其中,3000亿以上大型企业发展更加追求稳健,销售额均值为4825.7亿元,销售额增长率均值为1.4%;1000亿-3000亿企业和500亿-1000亿企业深耕重点城市,业绩保持了稳定增长,销售额均值分别为1650.9亿元和719亿元,销售额增长率均值分别为0.8%和3.1%;300亿-500亿企业通过拓展市场布局、抓住城市结构性机遇、加大合作力度等实现业绩增长,销售额增长率均值为15.3%;100亿-300亿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业绩受到考验,销售额首次出现负增长。

    但2021年也有部分规模房企业绩表现相对突出,如绿城、华润、招商、金地、建发、龙光、滨江等年内均实现了较高的累计业绩同比增长。此外,碧桂园2021年在三个口径榜单中都继续保持在行业第一的位置。

    逾8成房企未完成年度销售目标

    2021年,规模房企整体的目标完成情况远不及历史同期。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规模房企平均目标完成率不到90%,明显低于近年105%以上的平均水平。在披露年度业绩目标的部分规模房企中,截至12月末有逾8成房企未完成全年业绩目标。

    中指研究院也指出,从公布年度销售目标的32家代表企业来看,2021年房企销售目标完成率总体明显低于去年,均值为90.1%。其中,绿城、华润、滨江、正荣、越秀、大发等企业的销售目标完成率均在100%以上,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其中,有6家房企销售目标完成率不足80%,恒大仅完成61.5%,首创置业仅完成68.3%,金科完成74.9%,当代置业完成76.7%,花样年完成77.7%,万科完成78.5%。

    对于大部分房企未完成年度销售目标的情况,克而瑞研究中心表示,即使去年年内规模房企已对业绩增长保持了谨慎预期,并适度调降了销售目标的情况下,但去年下半年市场大幅降温、企业业绩持续萎缩的影响下,多数企业的业绩压力仍然较大。

    2022年规模房企仍面临负增长压力

    近年房地产行业监管不断收紧,企业规模增速自2016年以来持续放缓。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特别是2021年下半年至今市场降温明显,项目去化率表现不佳,行业百强房企单月业绩增速自去年7月由正转负以来,延续下跌趋势且降幅不断扩大,房企销售去化及回款压力增加。

    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目前,预期的市场底尚未真正到来,短期内房地产市场仍难言乐观,全国商品房销售规模将步入无增长时代。结合2021年规模房企实际的销售目标完成情况来看,2022年企业整体的业绩预期势必也将更为谨慎,会有部分企业业绩目标同比持平或降低。2022年,企业需在保证货量供应的同时,继续积极营销、促进销售去化及现金回笼。但预计全年仍会有一定规模的房企面临负增长困境。

    中指研究院还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已步入调整通道,企业资金回笼压力不减,叠加偿债高峰期的到来,企业资金端继续承压,行业收并购将增加。在此背景下,2022年房企更需顺势而为,控规模、调节奏:加速销售回款,紧盯融资窗口期,确保现金流安全;量入为出,优化城市布局,聚焦主流城市;提升产品力和服务力,提升品牌竞争力。此外,在行业调整阶段,央企、国企优势突显,或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民企或可寻求与国企合作机会,更好地拓展发展空间。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