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地产频道 > 地产行业 > 正文

百城卖地逾4万亿元同比下降7% 开发商整体拿地情绪平淡

2021-12-14 19:28  来源:证券日报网 王丽新

    本报记者 王丽新

    12月14日,青岛第三轮土地拍卖第二日成交8宗地块,总计9.7亿元。至此,青岛第三轮土拍前两日成交总额为102亿元。据诸葛找房数据中心统计,截至目前,上海、深圳等14个城市完成第三轮土地拍卖,底价成交地块多,高溢价地块鲜少,流拍率降低。

    “第三批集中土拍的总体特点更加符合一个‘稳’字,较第二批集中土拍有所回温。”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关荣雪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首先从城市土拍表现来看,区域及板块间仍然存在热度不均现象,热点地块仍然不乏多家房企竞相争夺,另一直观的特征是溢价率仍然处于较低位,流拍现象较上轮明显减少;另外,从房企表现来看,尽管第三批集中土拍门槛有进行适度地调整,但整体拿地积极性并不算高,多是国企及头部房企托底。

    事实上,今年下半年以来,伴随着销售市场的降温,土地市场持续低迷。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月-11月,全国热点百城卖地金额为4.05万亿元,比2020年同期下降7.4%。

    “首轮集中供地下,房企抢地;第二轮调整了相应规则,地产商由于资金链吃紧,拿地热情锐减,流拍率达30%;第三轮集中供地正在进行中,房企拿地热情有所提升,但提升有限,反应可谓平淡。”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证券日报》记者如是称。

    “11月-12月,房企再拿地已经不可能带来年内现金流。”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称,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企业参与积极性继续降低,预计第三轮集中供地整体市场温度会继续降低,短期仍会处在低温状态。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11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额23461亿元,同比下降17.7%。与往年年底企业纷纷加码补仓不同,尽管多个城市在今年11月集中供地,但企业拿地极为谨慎。中指研究院的另一组数据显示,50家代表房企11月拿地总额同比下降91.4%、环比下降72.3%,为2021年各月降幅最大,单月拿地总额也创下去年以来新低。

    不过,也有声音称,债券融资及ABS融资已经开闸,央企国企、部分财务盘面稳健的大型民营房企已经发布了融资计划,11月份以来,多笔融资计划获准发行,待明年这些融资计划都会进入发行阶段,一旦资金到位,还债之外,地产商会把这些资金用于拿地,届时土地市场将会有所回温。

    “当下融资环境的改善对房企拿地热情有一定的提升,但由于年末房企债务较为集中且体量不小,资金流分配用于偿债的占比较高,因此拿地热情提升有限。”关荣雪表示,但房地产市场已从注重规模速度逐渐进入质量效益的时代,盲目扩张导致企业面临危机的情况早有先例。鉴于此,尽管融资适度放开,但房企拿地或仍较为谨慎。

    确如关荣雪所示,从目前已经完成第三轮土拍城市的交易情况来看,央企国企、地方国资平台仍旧是主角,许久未在集中供地现身的万科在重庆拿地,龙湖在成都取地。但对于未来土地市场走势的判断,关荣雪仍表示,随着融资层面利好信号的引导,市场信心或将有所提升,预计接下来土地市场走势仍以稳为主,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

(编辑 才山丹)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