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企业信息 > 正文

创新药企持续探索“出海”新范式

2025-09-18 23:49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金婉霞

    9月17日晚间,迈威(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威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与Kalexo Bio,Inc.(以下简称“Kalexo”)签署《独家许可协议》及《优先股股权购买协议》,公司将在研产品2MW7141在全球范围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利授予Kalexo。根据协议,迈威生物最高可获得10亿美元的预付款和里程碑付款等,并有望在Kalexo的A轮融资中持有双位数比例的A轮优先股。

    “现金+股权”是典型的NewCo“出海”模式(以下简称“NewCo”)。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投资顾问于晓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NewCo通常指创新药企将其核心创新药产品的海外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利授权给一家在海外新设立的公司。这家新公司通常由国际投资基金主导成立,并引入国际化管理团队。

    从行业层面来看,NewCo由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瑞医药”)等医药龙头企业于2024年首批尝试,而今,包括岸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映恩生物、圣诺医药、迈威生物等在内的中小型创新药企均加速参与。

    与过去的“出海”模式相比,NewCo是一条更为“聪明”的“出海”路径。于晓明表示,过去,国内创新药企最常见的“出海”模式是对外授权(License out),在该模式下,药企通过产品的对外授权仅可换取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和销售分成;而NewCo除了能为药企带来现金收益外,还有持股新公司的股权收益,从而分享持股新公司未来上市或并购带来的资本红利。

    据了解,此次是迈威生物首次尝试NewCo,据公告内容,其合作方Kalexo是由生物医药创新的风险投资机构Aditum Bio Fund 3,L.P.设立,除在研药物的授权给Kalexo外,迈威生物还将在符合约定条件下另外获得Kalexo总计双位数的A轮优先股。

    高特佳投资执行合伙人王海蛟认为,更优“出海”模式的出现,与创新药企对于“出海”的经验积累密不可分,如今创新药企在“出海”模式选择、“出海”权益谈判上已更有经验、更加成熟。

    除选择回报更优的“出海”模式外,创新药企在“出海”时也更为理性。迈威生物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进一步表示,公司并不会局限于某一种特定的“出海”模式,而是会充分考虑管线价值最大化去选择合适的合作模式。“除了经济回报,我们会看重合作方的研发实力、临床资源、商业化运作能力,以及对产品和开发领域的深耕程度。”该负责人表示,在公司的管线中,还有许多优质的临床或临床前的资产具有对外合作潜质,均会按照该理念来寻找合作伙伴。

    随着“出海”经验的积累,创新药企的“出海”模式在不断更新。

    仅以NewCo来看,市场上还出现了纯海外NewCo、融合式NewCo等多元模式。

    其中,百济神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济神州”)于今年8月份公告的“特许权使用费出租”新模式引发业界广泛关注。交易方Royalty Pharma将向百济神州支付8.85亿美元,以购买收取百济神州单克隆抗体Imdelltra在中国外地区的年度销售净收入中特许权使用费的大部分权利等。由于该交易不涉及药物知识产权权属的转让,因此,只是将药物的部分海外权益“出租”给了对方。在该模式下,企业既获得了现金流,还能拥有创新药的所属权。

    王海蛟认为,在全球药物开发领域存在着一种生态链关系:跨国制药企业胜在药品注册渠道与全球销售网络,国内创新药企胜在研发效率,二者是一种互相补位的关系。

    “过去,跨国制药企业的投资标的是来自欧洲或美国的小型创新药企,如今,中国创新药企进入了该生态链中,是值得庆幸的事情。”王海蛟表示,对于中国的中小型生物技术公司而言,通过出售早期研发项目的部分权益,加速回笼资金,进而可以持续地开展新项目的研发,也是一种成熟的商业模式。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