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雨萌
“2022年,中核集团营业收入突破2627亿元,是重组前两个集团总和的1.7倍,年均增长14.6%。实现了‘1+1远远大于2’的目标。”8月22日,中核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余剑锋在中核集团召开的“两核”重组五周年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两核”重组五年来,中核集团在体系能力建设、科技创新、核安全、深化改革等各领域创造了新时代核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成就。
作为我国核工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2018年,中核集团与原中核建设集团实施重组。重组以来,中核集团按照“小总部、大产业”总体思路,建立起“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产业组织体系,以及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治理管控体系。
据余剑锋介绍,“两核”重组五年来,中核集团在多个领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展开来看,在体系能力建设方面,截至目前,中核集团控股在运核电机组25台,装机2375万千瓦;核准在建机组15台,装机1625万千瓦。我国核电研发设计、建造能力、装机规模、运营业绩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在科技创新方面,2022年中核集团研发投入246.4亿元,为重组前的4.3倍,年均增速为44.4%,是同期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速的3.7倍。同时,包括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和快堆、多用途模块式小堆、新一代“人造太阳”等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另外,从核安全保障角度来说,亦达到新高度。即所有核电机组、核设施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安全环保风险受控,在运核电机组WANO综合指数持续上升,2020年至2022年满分机组分别为15、19和18台,核电安全稳定经营绩效水平保持全球领先。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两核”重组整合优势,余剑锋要求,未来,一要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方面发挥主体作用,扎实推进核工业基础性、前沿性、战略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打造世界核工业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二要在提升核工业体系能力方面增强核心功能,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高核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体系能力。三要在打造世界一流集团方面迈出更大步伐,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做强做优做大,到“十四五”末基本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核工业集团。四要在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做出更大贡献,聚焦国家战略使命,强化服务国家战略的核心功能。
(编辑 何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