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文婧
“得益于国家外贸政策红利和科技进步,在跨境电商领域,一套数字化的服务贸易体系正在形成。”9月3日,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数字贸易发展趋势和前沿高峰论坛”上,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巴巴国际站总经理张阔表示。
据海关总署公布,2021年1-7月,我国外贸出口总值11.66万亿元,同比增长24.5%;我国外贸出口已连续保持了14个月的正增长。去年以来,跨境电商B2B平台阿里巴巴国际站的交易额连续保持三位数的增长。
“过去出口收汇要2到4天,现在只要2小时。通关时间,从36小时降到1.8小时。数字化单证,让退税周期从60天降到14天。对中小企业降税减费,百万元以内年收入所得税率从5%降到2.5%。”张阔说,这些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给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推动了传统外贸向数字化新外贸的转型。
“数字化”成为本届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一大亮点。从数字化订单和营销到数字化履约,阿里巴巴国际站打造了一整套数字化的服务贸易体系,帮助中小企业降本提效。
“跨境电商在帮助中小企业出海、提升产业和供应链效率、增加就业等方面表现亮眼。”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认为,以阿里巴巴国际站为代表的数字化新外贸平台,是在为中小企业“造血”,“帮助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来应对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和个性化需求。”
在阿里巴巴国际站,已有20多万家中小微企业通过其数字化的服务贸易体系,迅速完成选品、采购、销售、物流、报关、收款、结汇退税等过去大企业才能搞定的复杂生意。
“在国家政策的红利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阿里巴巴国际站对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数字化实践将进一步深入,数字化的服务贸易体系将得到进一步完善。越来越多的中小微企业将从中受益,实现数字化出海和高质量发展,更从容地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张阔说。
(编辑 田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