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企业信息 > 正文

嘉和生物亏损上市,高瓴资本押对宝了吗?

2020-07-02 21:24  来源:证券日报希红市公众号 潘蕾伊

    7月1日,单抗药物研发商嘉和生物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招股书显示,高盛、摩根大通和杰富瑞等知名机构为其上市联席保荐人。

    嘉和生物成立于2007年12月,是一家研发驱动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公司主要致力于治疗性单克隆抗体、Fc-融合蛋白药物等单抗类药物的研发与产业化,目前在研产品10多个,其中多个产品已经处于国内外临床试验或申请临床试验许可的阶段。

    目前,公司在亚洲正在进行18项临床试验,预计于未来12至18个月内向国家药监局提交三项新药上市申请(NDA)及向国家药监局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多项临床研究用新药申请(IND)。

    主要业务模式和研发进度

    业务方面,嘉和生物战略一直侧重于有大量未满足医疗需求的治疗领域,并已针对全球三大肿瘤靶标建立多种晚期候选药物的渠道,公司目前通过就乳腺癌的疗法制定全面系统性的研发计划执行该策略,包括靶向CDK4/6候选药物,及一组先进的靶向HER2候选药物,公司已开发针对多种肿瘤适应症的PD-1靶向候选药物。

1.jpg

    (图片来源:招股书)

    研发进度上,嘉和生物已立项开发的重点在研单抗产品有10个,其中9个品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适应症涵盖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代谢类疾病三大领域。

    目前进度最快的产品有3项,分别是(抗HER2人源化单抗)、英夫利昔单抗生物类似药(注射用重组抗TNF-α人鼠嵌合单抗)、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重组抗VEGF人源化单抗),并且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阶段,有望在近一两年内获批上市。

    公司尚未盈利

    根据招股书公开的财务信息显示,嘉和生物目前尚未盈利。截至2018年12月31日,

    公司亏损2.88亿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亏损扩大到了5.23亿元。

2.jpg

    (图片来源:招股书)

    从财报可以看出,亏损扩大的原因是由于公司的研发开支相较于去年大幅增长,从2018年12月31日的2.71亿元增加到了2019年12月31日的4.38亿元。

    对此,一位资深医疗行业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生物医药企业来说,需要通过研发去不断试错,但这样的试错成本往往是十分‘烧钱’的,因此前期需要资本的加持。”

    对于为何尚未盈利,嘉和生物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目前尚无获准用于商业销售的产品,也就是说自产品销售中还未产生任何收益。业绩记录期间,公司主要通过按服务收费合约向客户提供研究及制造服务产生收益。

    2018年和2019年,按服务收费合约产生的收益分别为690万元及1300万元。其他收入净额包括长期政府补助及应付AbStudioInc.(ABS)的或有代价的公允价值亏损净额。

    2018年和2019年,嘉和生物分别获得政府补助1120万元、830万元。

    高瓴资本持续加码

    事实上,在上市前的一个月,嘉和生物刚刚完成1.6亿美元的B轮融资,高瓴资本领投,新加入的投资者有淡马锡、华润正大生命科学基金、海通开元国际和CavenhamPE。据悉,该轮融资将用于现有产品管线的临床项目推进、早期创新药的研发、潜在的国内外战略合作,以及为目前处于研发后期的产品的商业化做准备。

    就目前招股书显示的持股情况看,高瓴资本持续领投,其旗下的HHJH及HMHealthcare持有嘉和生物36.07%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康恩贝旗下子公司康嘉医疗及康和医疗合计持有嘉和生物股份16.07%,为其第二大股东。

3.jpg

    (图片来源:招股书)

    随着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使得全民健康问题得到了空前重视,这也促使生物医药及大健康领域变的愈加火热。高瓴资本这样的风投企业已早早在大健康领域开始了广泛布局。

    根据胡润研究院早前发布的《2020胡润中国百强大健康民营企业》,有近三分之一的上榜医药医疗行业,背后都站着高瓴资本,其中市值前十的企业,高瓴资本投资了其中7家,包括恒瑞医药、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药明康德、汉森制药、药明生物、中国生物制药和爱尔眼科医院集团。

4.jpg

    (图片来源:《2020胡润中国百强大健康民营企业》)

    此外,根据2019年末SEC公布的高瓴资本美股持仓情况看,高瓴资本目前持仓54家公司,其中25家都为生物制药公司。2019年以来,高瓴资本在医疗领域投资的10余家企业都成功实现港股及美股IPO。

    除了在二级市场上的不断加码,今年2月份,高瓴资本还宣布成立高瓴创投,首期规模100亿元,生物医药为重点覆盖领域之一。

    上述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早在2014年资本对于大健康领域的投资热情就开始涌现。受疫情影响,导致市场供需关系也发生了转变,并且受人们情绪的影响,2020年生物医药行业以及大健康行业的投资会愈发热闹。”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