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企业信息 > 正文

拼多多双十一物流订单增长逾300% 万人线上大拼团成为普遍购物场景

2018-11-12 17:51  来源:证券日报网 李乔宇

    本报讯 11月12日早间,新电商平台拼多多公布双十一大促最新数据。截至11日上午9点25分,平台GMV超越去年全天。双十一期间,平台总物流订单数同比增长逾300%,农产品订单量超4000万单,其中的1200万单由全国国家级贫困县通过“产地直发”的方式发出,总量超过1亿斤,较去年同比增长逾409%。

    数据显示,服饰、日化、3C为本次大促热门产品。大促期间,拼多多女装销量超1亿件,男装超4300万件。日化产品中,纸巾一骑绝尘,总销量达2.7亿包。

    虽然高客单价的最新款iPhone在双十一期间累积销量突破20万台,交易额接近15亿元,但是在拼多多平台,更为典型的购物场景则是“便宜有好货”所聚集的购买“爆发力”。一件高性价比单品,过万人同时大“围拼”成为双十一期间的普遍购物场景。

    除上述热销的工业消费品以外,农产品成为拼多多本次大促期间的最大亮点。

    11月11日,央视财经频道播出了拼多多创始人兼CEO黄峥的专访,其中提到拼多多最想做的事情是进一步打通农货上行的链路,为整个行业探索出一条新路。

    黄峥认为,“拼”的模式更适应中国农产品“多对多”方式上行的特征,能基于前端需求的归集,推动后端供应链的变化。在农产品领域,由于大幅压缩中间的流通成本,“产地直发”的农产品性价比被城市消费人群接受程度远超预期。

    11月8日,在商务部、国务院扶贫办、央视财经牵头的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大型扶贫公益行动当中,300吨待售核桃,迅速通过拼多多销售一空。

viewfile (2).jpg

    ▲云南大理州漾濞县300吨待售核桃双十一期间迅速通过拼多多销售一空。

    据了解,今年以来,拼多多展开“上山下乡”活动,针对全国679个国家级贫困县,平台通过“挨个深入、精准补贴”的方式,将各产区的特色农产品推向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市场。

    据央视“双十一”特别节目报道:此前,因为山多水多,交通不畅,湖北省秭归县的脐橙经常滞销,最低时收购价不足3毛/斤。如今,随着拼多多团队的到来,秭归优质脐橙“九月红”的收购价,已经稳定在3元/斤。据了解,到今年年底,秭归县就将实现全面脱贫。

    拼多多数据显示,截至11日晚9点,在平台“全国贫困县农货上行榜单”中,秭归脐橙位列第8。除此之外,湖南省平江县的鱼干、酱干,河南省虞城县的红薯粉丝,云南省红河县的小黄姜、土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的苹果,江西省赣州市八个贫困县的赣南橙,河南省宁陵县的蒜薹等各类农产品,均位列榜单前十。

    整个“双十一”期间,拼多多平台农产品订单量超4000万单,其中1200万单由全国国家级贫困县通过“产地直发”的方式发出,总量达1亿斤,较去年同比增长409%。

    事实上,“双十一”前夕的11月7日-9日,拼多多平台已经进行补贴,连续三天每日推出五万份9.9包邮的20只装散养土鸡蛋助农惠民。拼多多农货小二透露,为备战此次双11,平台联合多个商家,由全国上万专业养殖农户直供备货,确保货源充足。“附近养殖户的土鸡蛋基本都被收光,”湖北宜城一个村里的专业养殖农户邱红梅不仅在商家这加班打包,“自家土鸡蛋也绝大部分卖给商家了,希望这种活动多一些,我每个月都能多赚钱。”

    为避免运输损耗,鸡蛋分隔包装,光填充用的环保稻壳,邱红梅所在直发点就备了40吨。“之前每100个鸡蛋破损1-5个,我们都会赔钱给消费者,这次双11又升级了包装,破损率还能降下来。”此次活动所有土鸡蛋均是48小时内直供直发,9号活动结束,货同步发完,预计消费者最早9号就能收到新鲜散养鸡蛋。

    除了惊爆价土鸡蛋,这份农货必买清单中还有东北老爷岭珍珠米、大连野生大虾、东海酥干小黄鱼、四川黄心猕猴桃、海南无眼凤梨、广西百香果、河南中牟大蒜、吕梁老区核桃、河北阜平木耳……这些从海量农货中精选出的原产地农产品,成为一二线城市消费者热购的“爆款”。商家让利加平台补贴,让城里消费者用最实惠价格尝到了各地尖货,平台上的农货商家和5亿农民,也分享了双11的商业红利。

    11月3日的双11数据显示,前一周,拼多多农产品日均销量已超250万单。排名前列的农产品主要为水果、鸡蛋、大米和干果。仅梨、苹果、橙子、柿子、柠檬每日的销量超过50万单/日,鸡蛋超过8万单/日,核桃超过15万单/日。

    据了解,拼多多本次“双十一”大促将持续至11月16日,平台将在未来几天继续针对农货、3C、家电、服饰、日化等产品均推出大面积补贴。黄峥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除了让消费者买的开心和放心以外,平台自身更多是希望把“双十一”当做一次全面提升和考验平台品质服务和系统能力的机会。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2031700网站电话:010-84372800

网站传真:010-84372633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