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向炎涛
《证券日报》记者从可信渠道获悉,小米已于6月7日就发行CDR向证监会正式提出申请,目前正在受理中。此外,小米也已经通过了港交所上市聆讯。
6月6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存托凭证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等九份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明确了存托凭证的法律适用和基本监管原则,对存托凭证的发行、上市、交易、信息披露制度等作出了具体安排,文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意味着,创新企业在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将启动。
证监会表示,拟参与试点的创新企业,经具有经验的保荐机构本着勤勉尽责的原则,全面、审慎核查后,认为完全符合试点标准、发行条件和各项信息披露要求的,可以向证监会提出纳入试点和公开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的申请。
有消息称,目前投资人尤其是基石投资者“入围”竞争激烈,给出的估值普遍在750亿-800亿美元之间,也有一批机构给出超过800亿美元的估值,不过目前尚未敲定任何基石投资者。
招商基金认为,新经济创新企业以CDR方式登陆A股的优势主要有三点:第一,可以在基本不改变现行法律框架的基础上,实现境外上市公司科技企业回归A股;第二,鉴于中国目前的法律框架及相关规定,注册地在海外的公司并不能直接在A股上市。若采取CDR方式,则相对方便很多,上市手续简单,发行成本低;第三,相较于此前本土科技公司复杂的借壳重组回归A股之路,海外内资股通过CDR“曲线”回归,可以绕过复杂的法律程序和借壳运作,保留原有架构,发行成本更低,上市周期更短。
受两大利好消息影响,小米概念股近五日涨幅达4.22%。6月8日早盘,仍有超20家小米概念股持续上涨,其中,奋达科技一度触及涨停后回落,中京电子、宇环数控、奥士康、金龙机电等个股涨幅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