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殷高峰
天山南北,牛奶飘香。作为新疆乳业的佼佼者,“十四五”期间,新疆天润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润乳业”)依托北纬45度黄金奶源带资源,通过科技创新,持续提升公司竞争力。
近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联合《证券日报》等媒体开展“我在‘十四五’这五年上市公司在行动”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天润乳业,探索更多关于牛奶生产背后的创新故事。
“‘十四五’期间,天润乳业以‘专注乳业,做中国乳业的专家’为初心和使命,将‘加快实现中国奶业全面振兴’作为发展愿景,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勇毅前行。”天润乳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让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奶源基地到市场终端,从产品创新到品牌升级,“十四五”期间,天润乳业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在建设一流乳企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筑牢企业“生命线”
“乳品质量安全是奶业的‘生命线’。对于乳品企业来说,必须要筑牢从源头到终端产品的安全‘生命线’。”刘让如是说。
在新疆天润烽火台奶牛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润烽火台”)牧场里,数千头荷斯坦奶牛正低头采食苜蓿、全株玉米青贮、精料、啤酒糟等科学配比的全混合日粮(TMR)营养餐——这是奶牛一天活力满满的开始。
这些被精心调配的营养餐里,离不开智能近红外饲料营养检测仪的助力:一分钟内完成营养成分分析,确保每一口饲料都精准契合奶牛的营养需求。
牧场里,每头奶牛都有专属编号,它们迈着舒适的步伐缓步走向挤奶转盘时,脚踝上的计步器已将整夜活动数据自动上传至牧场管理系统。“奶牛步数骤减可能是疾病预警,步数骤增则可能是发情信号,数据感知比传统饲养员的经验判断更敏锐、精准。”天润烽火台技术中心主任陈伟民向《证券日报》记者解释说。
在犊牛舍,智能项圈实时监测每头小牛的活动量与采食情况,数据同步回传至管理平台,让小牛在生命初期就能享受到“科技化呵护”。这只是天润乳业以技术创新赋能奶业安全防线的一个缩影。
奶源被称为乳业的“芯片”。在天润乳业的北亭万头牧场里,智能化养殖系统正在高效运转,奶牛佩戴的电子耳标实时传输健康数据,精准饲喂系统可根据需要科学配比饲料,粪污处理设备将牛粪转化为有机肥和垫料。
“我们按照现代化智能化的标准建设牧场,原料奶相关指标优于农垦联盟最新标准。”天润乳业牧业事业部副总经理魏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天润乳业共拥有26个牧场,牛只存栏6.48万头,生鲜乳自给率进一步提升。
“‘十四五’期间,公司牧业板块通过基因组检测、优化牛群结构,重点培育高产、高饲料转化效率的优质种群,持续推动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型。”魏勇称。
从牧场到生产车间,质量管控始终贯穿全程。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折射在巴氏杀菌机精密的仪表盘上——78℃的精准温度、10秒的严格时长,成为保障产品安全与营养的关键,既能有效灭活有害菌,又能在最大程度上留存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等活性成分。
“在生产环节,每一批次产品都要经过112道检测工序,从原奶收购到成品出厂,全程实现可溯源。我们建立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管控体系,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能实现快速追溯。”天润乳业副总经理、乳业事业部总经理尤宏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公司投资2000万元建设乳品检测中心,配备高端设备,能实现农兽药残留、重金属、微生物等指标的快速精准检测。”
创新丰富产品矩阵
在天润乳业的研发中心,益生菌研发团队正专注于新疆特色菌种的筛选与研究。“我们从新疆传统发酵食品中分离出127株优势菌株,其中3株已应用于奶啤产品,形成独特的‘新疆味道’。”天润乳业乳业事业部技术管理中心部长罗晓红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说。
不久前,天润乳业凭借技术创新成果获得“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技术发明奖”。近年来,天润乳业和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新疆农业大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工作总站、新疆农业科学院等高校院所共同研发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近三年共承担兵师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和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项目24个;取得发明专利12项,各类知识产权成果78项,获得兵师科技进步奖10余项。
目前,天润乳业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兵团级创新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天润乳业参与制定的新疆牛初乳地方标准《生鲜牛初乳》(RHB601-2005)和《牛初乳粉》(RHB602-20052)已上升为国家行业标准,使其成为国内牛初乳领域的引导者。
依托持续的科技创新,天润乳业围绕“新疆特色、健康功能”定位,构建了“基础产品做精、特色产品做专、高端产品做优”的产品体系,推出了多款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
天润乳业总工程师刘朋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乳制品市场不断演变下,挖掘细分市场、实现错位竞争成为乳业发展的新方向,而产品创新、新品类打造则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天润乳业凭借创新研发实力,通过差异化定位覆盖不同的消费场景,带动品牌发展。”
“天润乳业的爱克林系列酸奶以独特包装设计和充满想象力的风味尝试,成为都市白领新宠;方桶酸奶凭借1kg家庭装设计及新疆牧场奶源优势,在电商平台成为现象级单品;跨界产品天润奶啤更开创了新品类;2025年上新更受年轻人喜爱的天润奶啤百香果风味,成为消费者新宠。”刘朋龙向记者一一展示天润乳业近年来的创新产品。
创新数字驱动模式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天润乳业积极拥抱变革,探索出“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双轮驱动模式。
在生产端,天润乳业建成乳业大数据中心,实现从牧场养殖、生产加工到物流销售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单厂智能化改造后,生产效率提升50%以上,能耗降低25%;在销售端,依托AI算法、云资源等数字化衍生技术,优化供应链流转效率与资源配置,精准监测并把控奶源、生产、质量、销售、售后等环节。
不久前,天润乳业“数字化贯通的乳制品智能工厂”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数字化贯通的乳制品智能工厂’实现了全产业链数字化协同,构建了覆盖牧业、生产、质检、物流、销售的全产业链数据生态圈。”刘让介绍,工厂打造了智能运维平台、AR辅助维修系统、AI驱动人机协同作业系统、全流程质量追溯系统等21个生产作业系统,实现从奶源到终端产品的追溯与协同管理。
“十四五”以来,天润乳业积极探索“线下+线上”的双轮驱动模式。在重庆市天润乳业生活馆,冷链柜里陈列着30余款特色乳制品,消费者可以现场品尝、线上下单,体验“牧场直供”的新鲜。这是天润乳业打造“千城万店”工程的生动实践。
在线下,天润乳业以“直营+经销”模式深耕重点市场,在全国布局近千家专卖店;在线上,该公司与天猫、京东、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深度合作,打造“直播电商+定制化服务”的立体矩阵。
近年来,天润乳业围绕产业协同发展目标,不断打造全产业链发展的创新平台,培育专业人才团队,深化产学研合作,以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十四五”期间,天润乳业还立足新疆资源优势,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这种‘以农促工、以工带农、农工文旅融合’的模式,不仅提升了产业附加值,更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刘让表示,面向“十五五”新起点,天润乳业将以“挺膺担当”的姿态,在建设一流乳企的征程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