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冷翠华
新能源车险市场规模继续壮大。《证券日报》记者从业内独家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新能源商业车险签单保费(以下简称“保费”)已经超千亿元,达1087.9亿元,同比增长36.6%。对比来看,新能源商业车险保费增速仍远高于车险整体保费3.21%的同比增速。
业内人士认为,在车险增量市场中新能源车险是绝对主力,其在存量车险市场中的占比也将持续提升。随着新能源车险自主定价系数的逐步放开,未来新能源车险的价格与风险将更加匹配,越来越多的险企将进军新能源车险市场,做大规模、降本增效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重要方向。
新能源商业车险保费收入大增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商业车险保费收入达1087.9亿元,同比增长36.6%。同时,全行业车险整体保费收入约7239亿元,同比增长3.21%。不难看出,新能源商业车险保费增速明显高于车险整体保费增速。
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与新车销售结构有关。科波拉汽车咨询服务(青岛)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王浩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汽车销量为2436.3万辆,同比增长12.9%。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122.8万辆,同比增长34.9%。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6.1%。当前,新能源汽车投保商业保险都是新能源专属车险,因此,新能源商业车险保费增速与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相当。
纵向来看,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商业车险36.6%的同比增速较去年全年的52.93%有所放缓,曾在多家险企任职、现为燕梳新学堂创始人的施辉对记者表示,这一方面受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速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商业车险保费基数的增加,同比增幅放缓也是自然现象。
从车险出险的有效报案件数和已结赔款来看,前三季度,车险行业整体有效报案件数同比增长2.5%;已结赔款约4371.5亿元,同比微增0.06%。同期,新能源商业车险有效报案件数同比增长36.2%;已结赔款约552.2亿元,同比增长33.8%。无论是车险整体赔款还是新能源商业车险赔款同比增速都低于车险保费同比增速。对此,某财险公司广州分公司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道,这反映出今年车险整体出险率和赔付率有所改善,一方面今年自然灾害等大灾现象较往年有所减少;另一方面险企通过理赔管控防止“跑冒滴漏”等举措,有效控制赔付成本。
行业仍面对扭亏难题
在新能源车险快速壮大的同时,对险企新能源车险业务的盈利情况,业界也十分关注。当前,部分大型险企称新能源车险已经进入承保盈利期,不过,受访的业内人士认为,从全行业来看,当前新能源车险经营仍面临较大挑战,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扭亏。
在8月底举行的中国人保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保副总裁、人保财险总裁于泽表示,人保财险将全力拓展保险服务收入新的高质量增长空间,举措之一便是战略性发展新能源车险。目前,在中国境内,该公司新能源车险份额34.2%,超过燃油车份额2.7个百分点,未来将支撑其车险份额稳定以及优质业务的选择能力。
上半年,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产险实现当期新能源车险业务承保盈利,成本呈可持续优化趋势。中国太保旗下的太保产险相关负责人近期表示,新能源车险总体经营情况比较好,已经进入盈利空间。
与头部险企新能源车险业务率先迎来承保盈利拐点不同,从行业层面看,当前新能源车险业务仍面临较大的压力,还需要从多方面推动扭亏。王浩表示,从定价端看,当前险企的新能源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限定了不同风险系数车辆的定价水平,同时,新能源车险的出险率和维修成本仍居高不下,且尚未出现明显的大幅下降趋势,因此,整体来看,新能源车险承保端尚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
不过,改革已经在逐渐推进。记者从业内了解到,新能源车险的市场化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化,险企的自主定价系数也将分步放宽,最终达到与传统燃油车一致。施辉等多位受访人士一致认为,这将促进新能源车险定价的市场化,使定价与车辆的风险特性更加匹配;同时也有助于改善新能源车险运营情况。
在施辉看来,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在新能源车险业务领域,大型险企具有先发和技术优势,随着定价和风控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中小险企也会借鉴。未来,新能源车险市场将持续壮大,也将有越来越多险企加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