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春莲
近日,由中国氢能联盟、国家能源集团联合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落下帷幕。
大赛自今年3月份启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创新企业、项目踊跃参赛,助力促进科技链、产业链与金融链深度融合,激发“以赛引企、以赛引才、以赛引资、以赛兴产”的氢能新质生产力新动能,强化氢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培育专精特新明星企业,并发布了由专精特新企业技术路演赛、氢能场景仿真技术应用赛、科技成果项目转化赛三项赛事组成的大赛30强榜单。
作为全国首个氢能领域的创业大赛,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已成功举办四届,是推动氢能领域科技创新、产业协同和国际合作的重要国家级“实践场”。
中国氢能联盟副秘书长、同济大学教授、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及动力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天才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大赛新赛道的设置,推动产业视角实现了全面升级。过去,我们的目光多聚焦在关键材料和装备上;现在,借助大赛的引导,产业关注范围已拓展到行业发展的全链条、全生命周期。”
氢能产业创新势能涌现
据了解,本次大赛系列活动是第三次在鄂尔多斯市举办,近百家创新创业者赴鄂参赛,展示前沿技术和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签约仪式环节,鄂尔多斯UNDP绿色氢能可持续发展示范合作意向书签约。中国氢能联盟作为UNDP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要伙伴,正携手UNDP、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开展绿色氢能可持续发展示范合作项目。鄂尔多斯将作为全国首个城市参与UNDP绿色氢能可持续发展示范,通过开展氢能质量基础设施、氢碳服务体系、数字服务体系、生态服务体系支撑打造鄂尔多斯“氢洲”世界级绿氢生态创新区,推进氢能产业全链条发展和项目规模化示范。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邬建勋表示,鄂尔多斯市将以此次大赛为新起点,进一步强化氢能核心技术攻关和先进成果转化,全力推动产业机构向新而行,能源结构向绿转变。下一步,鄂尔多斯市将全方位提升氢能供应能力,全链条打造氢能产业集群,全场景推动氢能综合利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氢能联盟战略指导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也表示,本届参赛企业整体表现优异,技术亮点突出、覆盖领域广泛,尤其聚焦制氢、燃料电池等核心技术突破。展望未来,我国在专精特新核心技术的国产化方面将实现重大进展,不仅有望在燃料电池领域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还将在制氢领域取得突破,确立国际优势地位。
现场多位评委指出,此次路演企业展现出卓越的创新能力、强大核心竞争力及巨大发展潜力,反映出氢能产业创新势能正喷薄迸发。
中国氢能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杨福源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大赛开展四年来,已经孵化出了一批优质项目,前几届大赛的部分获奖项目,如今在产业化进程中发展得十分亮眼,也得到了资本方的认可和青睐。这充分说明,大赛能真正为行业输送有落地能力、有市场潜力的好项目。
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实现破局
当前,氢能产业发展正逐步由试点探索进入有序破局的新阶段。中国氢能联盟因势施策,推动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从专精特新企业技术路演赛,演变打造为传统路演赛与多个专项赛相结合,商业模式探索到技术和产品创新升级、应用场景拓展融合的综合赛事。
据了解,2025年大赛实现关键升级,设立“创新创业”与“技术攻坚”双赛道并行架构,下设四项核心赛事精准覆盖氢能全产业链需求。专精特新企业技术路演赛聚焦高成长潜力初创企业及商业模式发掘,科技成果项目转化赛着力破除产学研协作壁垒,氢能场景仿真技术应用赛通过真实场景验证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有效性,电解槽“氢能领跑者行动”挑战赛以严苛标准评选设备可靠性标杆,共同构建“技术验证—产业孵化—资本助力—区域落地”培育闭环。
中国氢能联盟秘书长、国家能源集团氢能事业部主任刘玮表示,氢能精专特新创业大赛已连续举办4年,并在往届基础上结合行业发展需求应势升级,新设创新创业与技术攻坚双赛道,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马天才还提到,一方面,大赛不再局限于个别关键环节,而是从氢能产业整体应用、全生命周期发展的角度,主动补齐各个环节的短板;另一方面,新赛制也为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搭建了更好的展示平台,同时给国内资本领域提供了更优质的投资标的。氢能产业未来必将迎来蓬勃发展,而产业崛起需要的不只是关键环节的突破,更是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共进。
未来,大赛将持续凝聚中国氢能创新力量,赋能氢能企业激发创新活力,为氢能产业生态繁荣注入强大动力。
(编辑 张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