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乔宇 陈红
2025年上半年,海外智能割草装备市场需求持续释放,呈现稳步上扬态势。九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号公司”)、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沃斯”)、格力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力博”)等A股公司敏锐把握市场机遇,依托智能割草机器人业务突破业绩增长瓶颈。
头部公司业绩飘红
具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割草机器人业务成为拉动头部公司营收利润双增的关键。九号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4亿元,同比增长76.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增长108.5%,智能割草机器人是其核心增长极。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无边界割草机器人全球家庭用户超17万。数据显示,2023年,公司割草机器人销量3.68万台,实现收入2.24亿元;2024年,该业务收入增至8.61亿元。
同期,科沃斯实现营业收入86.7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37%、60.84%。其中,科沃斯品牌服务机器人销售收入48.05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55.39%;科沃斯品牌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达42.2%,较上年同期提升3个百分点,智能割草机业务为该板块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3年切入割草机市场后,2024年该业务出货量达20万台,同比增长271.7%,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突破12%。
格力博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7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9.50%。报告期内,公司研发的第三代割草机器人在欧洲上市后备受关注,相比去年同期,割草机器人销售收入增长了68.92%。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智能割草机器人分有边界(需预埋边线定范围)和无边界(靠先进定位避障技术自主规划路径)两类,价格跨度从数百美元基础款到超数千美元高端商用款,可覆盖多元消费群体与场景。凭借这一产品优势,国产机型精准适配海外市场。
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全球共有2.5亿个私人花园,其中60%适合使用割草设备,而这部分中的80%集中在欧美地区,形成了约1.2亿个花园的市场规模。传统割草机使用周期为8年至10年,年更新需求约1500万台至2000万台。随着割草机器人产品体验的持续提升,若能覆盖传统割草设备的功能需求,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00万台至700万台。2024年全球有边界与无边界割草机器人市场占比为7:3,2025年已达到4:6。凭借技术革新、产品优化与市场教育的推进,该品类长期发展前景广阔,有望大幅提升市场渗透率。
行业机遇与挑战并行
根据MarketResearch(市场研究机构)数据,2024年全球割草机器人市场规模约15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增至39亿美元,行业增长潜力可观。
面对行业机遇,头部企业持续加大研发创新与全球布局。宁波大叶园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于8月26日在互动平台介绍,公司割草机器人高端系列已经具备高精度电机控制、APP远程操作等功能;8月28日,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割草机器人融合了人工智能(AI)视觉感知技术,已完成研发并进入市场推广阶段。格力博则加速推进越南太平生产基地二期建设,该项目已于今年7月份奠基动工。
“从长远来看,全球户外智能装备市场的扩容为国产割草机器人带来了更多增长空间。”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东南亚、南美庭院经济兴起将成新增长点,割草机器人与智能家居联动可拓展应用场景。当前行业创新集中于硬件,未来需聚焦算法与智能化联动,借AI提升环境感知能力;企业要加大研发、开展产学研合作,欧美仍是核心市场,新兴市场及商业场景潜力大。
不过,国产产品海外扩张仍面临挑战:一是技术迭代压力,部分细分功能仍需持续追赶;二是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不少跨界玩家入局割草机器人赛道,未来或引发价格战。对此,袁帅表示:“跨界企业凭资源、成本优势分流客户,头部企业需提附加值、优服务;价格战将加速中小企业退出,推动行业并购整合。”
“对于A股上市公司而言,持续深化‘技术创新+本土化运营’,将割草机器人业务的增长势能转化为长期业绩韧性,是在全球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关键。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全球市场中,国产智能割草机器人正以技术为基、市场为导向,不断书写中国制造的海外突围新篇章。”国际注册创新管理师、鹿客岛科技创始人卢克林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
(编辑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