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向炎涛
8月29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邮储银行”)举办了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副行长、首席风险官姚红,副行长徐学明,副行长、董事会秘书杜春野,副行长、首席信息官牛新庄,零售业务总监梁世栋出席发布会。
会上,邮储银行管理层就市场关注的息差走势、分红政策、消费贷款等热点话题进行了回应。
注重信贷投放的“量价险”均衡
今年上半年,邮储银行存款突破16万亿,达到16.11万亿元,增长5.37%,其中公司存款增加2296.23亿元,增长13.86%;通过加强资产负债两端的主动管控和精细管理,上半年净息差1.70%,继续保持行业领先。
“在需求偏弱的背景下,我们的信贷投放更加稳健。”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表示,从资产端来看,上半年全行业信贷同比增长7.1%,邮储银行信贷增速达10.1%。这一成绩得益于邮储银行综合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在公司贷款方面,邮储银行积极挖掘前景好、潜力大但金融供给不充分的薄弱环节和“市场缝隙”,总结出全行公司业务营销的十大“市场缝隙”,有效避免了同质化竞争。
在信贷审批方面,邮储银行通过深化行业研究和“看未来”审贷技术应用,精准识别优质成长企业作为客户。在县域市场,充分发挥下沉优势,服务各地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从负债端来看,邮储银行更加注重信贷投放的“量价险”均衡和价值创造。该行在行业中较早关注零售贷款面临的挑战,从去年开始重塑零售全流程风控标准和风控模型,同时强调“算清账再做”,通过测算23个具体贷款品种的RAROC(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明细账,在行业内率先叫停“高息高返”的车贷业务。
关于息差走势的展望,刘建军表示,长期能力的建设是支撑邮储银行息差韧性的基石。邮储银行优质低成本的负债优势持续巩固,有效地支持信贷投放和非信贷的配置,成为稳息差、提营收的压舱石,有信心保持息差优秀水平。
按30%比例中期分红
谈及分红派息,刘建军表示,2018年,邮储银行将分红比例提高到30%,至今一直保持稳定,H股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过1700亿元。去年邮储银行首次开展了中期分红,由过去一年分红一次调整为一年两次。今年,该行仍将按照30%的比例进行中期分红,分红总额147.72亿元(含税),全年分红比例也将保持不变。
“未来我们将秉持稳健、可持续的分红理念。”刘建军表示,该行在制定具体分红方案时主要考虑五个因素:一是严格贯彻落实监管的要求;二是着眼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基本原则;三是综合考虑银行的利润增长、资本充足率以及资本结构等因素;四是分红政策与可比同业保持基本一致;五是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邮储银行的投资价值。在综合考虑五个因素的情况下,力争保持一个稳定的、相对比较可观的分红比例。
提供“秒批秒贷”金融服务
日前,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相关提振消费政策对银行消费贷款业务发展有何影响?
对此,邮储银行零售业务总监梁世栋表示,财政贴息政策是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可以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对提振消费支持的引导作用,对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助力释放居民消费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对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也会带来正面作用。
“我行已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流程,开发了相应的系统功能,召开了全行会议进行宣贯部署,对经办人员进行了详细培训。我们作为执行机构,要把好事办好,一方面,让老百姓切实享受到政策的优惠,发挥出政策的预期效果;另一方面,也以此项政策实施为契机,推动自身业务实现更加稳健、更加健康的快速发展。”梁世栋表示。
据介绍,下半年,邮储银行住房贷款将在巩固现有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活力地区与优质渠道集中,发力高能级城市和优质县域市场,重点聚焦真实的房贷需求,同时持续深耕优质合作渠道。在非房消费贷方面,重点将进一步提升获客能力,强化消费场景的合作,持续推动主动授信,充分利用存量6.7亿客户资源,开展集中运营,为居民提供“秒批秒贷”、触手可及的金融服务。
(编辑 上官梦露)